第十一章基本哲学倾向
《潘季驯评传》作者:潘季驯评传 2017-02-13 11:48
有一位科学家曾经这样讲过: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科学家的哲学观点。
潘季驯成长在江南地区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里,自幼接受的系统教育是"四书"、"五经"一类的儒家经典著作。这虽然使他从小就接受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忠君爱国思想,但却没有告诉他任何有关水利学方面的科学知识。30 岁那年考中进士以后,他又受命长期供职于江西、广东一带,处理的是刑名钱粮、兵戎诉讼一类的地方事务。因此可以说他在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第一次受命担任总理河道大臣之前,对于河流的特性一无所知,对于治河的方法更是一窍不通。正如他自己晚年所回忆的:"季驯生而颛蒙,居东海之滨,不知所谓黄与淮者。"对于黄河仅有的一点印象,是他成年以后北上进京赶考,随又奉使南巡的路上,泛舟黄河所得到的。那时只不过是一种好奇心,"亦贸贸然惟舟子之所之耳。河中沙渚累累,操舟者寻隙而进。窃谓河道固然也。"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潘季驯由一个对河流特性一无所知的政府官员很快变成一个著名的治河专家呢?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对此,潘季驯的挚友万恭的一番分析也许会给我们以某种启发。万恭说:按照常理,你不能使吴地的舟船在燕地游弋,你也不能使晋地的车挽在越地行驶;你不能让天上的蛟龙在陆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潘季驯成长在江南地区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里,自幼接受的系统教育是"四书"、"五经"一类的儒家经典著作。这虽然使他从小就接受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忠君爱国思想,但却没有告诉他任何有关水利学方面的科学知识。30 岁那年考中进士以后,他又受命长期供职于江西、广东一带,处理的是刑名钱粮、兵戎诉讼一类的地方事务。因此可以说他在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第一次受命担任总理河道大臣之前,对于河流的特性一无所知,对于治河的方法更是一窍不通。正如他自己晚年所回忆的:"季驯生而颛蒙,居东海之滨,不知所谓黄与淮者。"对于黄河仅有的一点印象,是他成年以后北上进京赶考,随又奉使南巡的路上,泛舟黄河所得到的。那时只不过是一种好奇心,"亦贸贸然惟舟子之所之耳。河中沙渚累累,操舟者寻隙而进。窃谓河道固然也。"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潘季驯由一个对河流特性一无所知的政府官员很快变成一个著名的治河专家呢?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对此,潘季驯的挚友万恭的一番分析也许会给我们以某种启发。万恭说:按照常理,你不能使吴地的舟船在燕地游弋,你也不能使晋地的车挽在越地行驶;你不能让天上的蛟龙在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