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请求”不用“命令”(2/2)
《怎样说话才打动人: 智慧沟通的35种策略》作者:克里斯•科尔 2017-01-29 12:04
第二部分,要谈论事情的效果,而不是你认为他怎样(“我认为你不负责任”),应该陈述你的感觉(“我觉得很失望……”)。如果你能将“我认为”改为“我感觉”再叙述一遍,效果会不一样的。
例如:用“我觉得你没有尽全力”替代“我认为你没有尽全力”,接下来,你觉得该怎样做呢?你可能很生气,希望她离开你的团队?
关于第三部分,要清晰地、礼貌地、符合实际地说明事情的后果,但并不是威胁,比如:“如果你不停下来将……”,而是给予一定的信息,比如“如果这次不能保质保量地做好,我不得不给你一次警告”或“我担心这样做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那样我们的事业将遭受损失”。这样的交流能够帮助一个人决定是否要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在简单的场合运用第一人称如果问题很清楚,我们可以保留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把第三部分直接换成直接的要求。
例如,你正在讲话时,某人插进来说:“李,在今天的会议上,我想和你讨论一个问题。”
第一部分:“在我讲话时,你插嘴几次,打乱了我的思路。”
第二部分:“我觉得受到一种胁迫,使我很尴尬。”
第三部分:“让我把话讲完再与你讨论怎样?”谨慎地运用“我”来陈述,并经常实践。同时要把握以“我”开头和把个人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于人的界限。运用它们作为开始,而不是作为结果。
在复杂的场合运用第一人称并非每件事都很简单。当事情不那么简单时,在第3部分,我们可以关注我们的整体目标,或者我们追求的结果。
例如:“约翰,你有时间吗?我想谈谈我们之间的工作交接程序。”第一部分:我知道你想赶紧下班回家看自己的孩子。不过我经常有这种感觉,就是我没有得到全部的运行信息,所以我担心这会导致机器停止运转,甚至导致事故。我想与你研究一下交接程序。如果我能得到全部的信息,会使我工作更顺利,也不会因此而耽误你。用“我”陈述强化你所需要的行为方式。不要觉得用“我”陈述是一种“告诉”,用“我”陈述对同样的行为有着一种特别的赞许和鼓励的效果。例如:第一部分:利兹,这个报告非常精彩,你给我们的感觉是轻松自如,所有关键部分都很突出,尤其是使用直观教具,为你的演讲增添了说服力,使人们很容易理解你的主要观点。
例如:用“我觉得你没有尽全力”替代“我认为你没有尽全力”,接下来,你觉得该怎样做呢?你可能很生气,希望她离开你的团队?
关于第三部分,要清晰地、礼貌地、符合实际地说明事情的后果,但并不是威胁,比如:“如果你不停下来将……”,而是给予一定的信息,比如“如果这次不能保质保量地做好,我不得不给你一次警告”或“我担心这样做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那样我们的事业将遭受损失”。这样的交流能够帮助一个人决定是否要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在简单的场合运用第一人称如果问题很清楚,我们可以保留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把第三部分直接换成直接的要求。
例如,你正在讲话时,某人插进来说:“李,在今天的会议上,我想和你讨论一个问题。”
第一部分:“在我讲话时,你插嘴几次,打乱了我的思路。”
第二部分:“我觉得受到一种胁迫,使我很尴尬。”
第三部分:“让我把话讲完再与你讨论怎样?”谨慎地运用“我”来陈述,并经常实践。同时要把握以“我”开头和把个人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于人的界限。运用它们作为开始,而不是作为结果。
在复杂的场合运用第一人称并非每件事都很简单。当事情不那么简单时,在第3部分,我们可以关注我们的整体目标,或者我们追求的结果。
例如:“约翰,你有时间吗?我想谈谈我们之间的工作交接程序。”第一部分:我知道你想赶紧下班回家看自己的孩子。不过我经常有这种感觉,就是我没有得到全部的运行信息,所以我担心这会导致机器停止运转,甚至导致事故。我想与你研究一下交接程序。如果我能得到全部的信息,会使我工作更顺利,也不会因此而耽误你。用“我”陈述强化你所需要的行为方式。不要觉得用“我”陈述是一种“告诉”,用“我”陈述对同样的行为有着一种特别的赞许和鼓励的效果。例如:第一部分:利兹,这个报告非常精彩,你给我们的感觉是轻松自如,所有关键部分都很突出,尤其是使用直观教具,为你的演讲增添了说服力,使人们很容易理解你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