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不传之秘章节目录 > 45.阴阳·藏象(1)(2)

45.阴阳·藏象(1)(2)(2/2)

不传之秘作者:李德红 2017-04-14 13:49
已经清楚了,又为何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这就要怪贺财了。当初贺财因为问题苦恼,对柳孜致善意的提醒大发脾气,而柳孜致因为对“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的机制解说不透彻而被指责为人云亦云。其后的一段时间,柳孜致几次想就阴阳的问题向贺财请教一下,不过只要一想起贺财当初发脾气的神色,心下就有些虚了,想问的问题就不了了之。柳孜致本也是个要强的人,对自己琢磨不透的问题并没放弃,一方面自行研究,另一方面则虚拟了几种提问的方式。今天师徒二人恰巧谈到苦克伐肾水的问题,柳孜致灵机一动,便将话题往自己想要问的方向引来。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阴阳的问题。因为对最基础的理论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各执一词的结果。”

    贺财道:“嗯,阴阳的问题,能大略地说一说吗?”

    柳孜致道:“就像师傅以前说的,我们现在的中医理论对于阴阳的认识多是将阴阳放入脏腑中去,比如脾阴脾阳、肾阴肾阳,心阴心阳、肝阴肝阳,或是将五脏中的心脾肾划为阳脏,肝肺划为阴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划分的局限性。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建立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上的,在脏腑中,由于生克关系的存在,脏腑间就存在着生克乘侮。用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来看,这样的乘侮关系就存在着阴阳。比如:肝木与脾土,其中肝木克脾土,那么肝与脾之间,肝为阳脏,脾为阴脏。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肝为阳脏。因为在肝木与肺金之间,肝木是受克伐的对象,那么在肝与肺之间,肝为阴脏肺为阳脏。在病理情况下,这样的生克出现倒置,比如脾土反侮肝木的脾强肝弱证,脾与肝之间的阴阳就出现了变化。这也是阴阳学说的相对性。”

    “不独如此。如果把五行学说引入阴阳学说,那么阴阳学说的几个基本特性就很容易理解了:由五行学说的肝木能克脾土,脾土能反侮肝木,那么肝木与脾土之间是对立的;五脏中的任何一脏如果出现虚损衰弱,都会通过五行生克关系而引起其他脏腑的衰弱,从这一角度来看,肝木与脾土是互根互用的;肝木能生心火,心火生脾土,由这样的相生关系,肝木与脾土两脏之间的阴脏与阳脏之间能互相转化;同理,由这样的生克关系,我们也能找到其消长关系。临床之际,医者的任务便是将患者体内倒置的阴阳关系理顺,使之恢复正常人体时的阴阳对比态势。”

    “至于苦能坚阴与阴虚不可以用寒胜这两个观点,则是阴阳五行学说在临床治疗上的体现。前人由于对阴阳认识的局限,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阴阳与脏腑的规律,从而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所以,这两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不能体现中医的整体性与灵活性。或者说,他们都是正确的,但只阐述了阴虚这个证治的一个方面。”

    “唔,不错。”贺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还有么?”

    被发现了?柳孜致有些心虚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