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闲情偶寄章节目录 > 词采第二(4)

词采第二(4)

闲情偶寄作者:(清)李渔 2017-04-13 16:11
    词采第二(4)

    填词义理无穷,说何人,肖何人,议某事,切某事,文章头绪之最繁者,莫填词若矣。予谓总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景书所睹,情发欲言,情自中生,景由外得,二者难易之分,判如霄壤。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景乃众人之景,写春夏尽是春夏,止分别于秋冬。善填词者,当为所难,勿趋其易。批点传奇者,每遇游山玩水、赏月观花等曲,见其止书所见,不及中情者,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以风云月露之词,工者尽多,不从此剧始也。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如前所云《琵琶?赏月》四曲,同一月也,牛氏有牛氏之月,伯喈有伯喈之月。所言者月,所寓者心。牛氏所说之月,可移一句于伯喈?伯喈所说之月,可挪一字于牛氏乎?夫妻二人之语,犹不可挪移混用,况他人乎?

    人谓此等妙曲,工者有几,强人以所不能,是塞填词之路也。予曰:不然。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入愚;专则易于奏工,散者难于责效。百工居肆④,欲其专也;众楚群啉⑤,喻其散也。舍情言景,不过图其省力,殊不知眼前景物繁多,当从何处说起。咏花既愁遗鸟,赋月又想兼风。若使逐件铺张,则虑事多曲少;欲以数言包括,又防事短情长。展转推敲,已费心思几许,何如只就本人生发,自有欲为之事,自有待说之情,念不旁分,妙理自出。如发科发甲之人,窗下作文,每日止能一篇二篇,场中遂至七篇。窗下之一篇二篇未必尽好,而场中之七篇,反能尽发所长,而夺千人之帜者,以其念不旁分,舍本题之外,并无别题可做,只得走此一条路也。吾欲填词家舍景言情,非责人以难,正欲其舍难就易开。

    【注释】

    ①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

    ②舂容:这里形容雍容畅达。

    ③梅香:戏剧中丫鬟的名字,这里是对丫鬃的统称。

    ④百工居肆: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⑤众楚群咻:谓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后以“众楚群咻”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译文】

    戏曲语言贵在浅显明白的道理,前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了。然而一味追求浅显明白而不知道加以区别,戏曲语言就会渐渐变得粗俗,想要写出点像文人手笔的东西来也不可能了。元曲老是犯这种毛病,这是想要改变晦涩深奥的弊端过了头的原因。

    特别粗俗的语言,不是不可以写进曲文里面,但应该从角色的身份出发。如果是从花脸的口中说出的话,只怕不够粗俗;一旦涉及生、旦的曲文,就应该认真斟酌用词。生角扮演的是达官贵人,旦角扮演的是小姐、夫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应当带有隽永典雅、雍容畅达的气度,即使生角扮演的是仆人,旦角扮演的是丫头,对他们的语言也应该加以选择然后再用词,不能和净角、丑角口气一样,因为生、旦有生、旦的风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