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贬损鲁迅 意欲何为

贬损鲁迅 意欲何为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吴杭民

    大型文学杂志《收获》今年第二期刊发作家冯骥才、王朔及林语堂的三篇评 说鲁迅的文章后,在鲁迅故乡浙江绍兴引起极大反响。日前,绍兴市政协委员、绍兴市作家协会主席朱振国以会员身份致函中国作家协会,愤而予以批驳,并大 声质问:如此“集束炸弹”贬损鲁迅,意欲何为?今年第二期的《收获》杂志在“走近鲁迅”专栏中,刊发了冯骥才的《鲁迅 的功与“过”》、王朔的《我看鲁迅》及林语堂发表于1937年的旧文《悼鲁迅》。冯骥才在文章中称,“他(指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源自一八四零年以来西方传教 士那里。”“鲁迅在他那个时代,并没有看到西方人的国民性分析里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的话语。”“又由于他对封建文化的残忍与顽固痛之太切,便恨不得将 一切传统文化打翻在地,故而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不分青红皂白。”王朔则放言:“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 过这点东西的。”“我坚持认为,一个正经作家,光写短篇总是可疑,说起来不心虚还要有戳得住的长篇小说,这是练真本事,凭小聪明雕虫小技蒙不过去。”面对如此贬损鲁迅的文章,朱振国“实感惊忿,夜不能寐”。他在致中国作 家协会的公开信中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这是盖棺定论了的”。朱振国说,“贬损鲁迅之风始于80年代之初,这之后时起时伏,手法各种各 样。这次是在一本文坛有较大影响的杂志上抛出集束文章,并都是大腕级‘名家’,似乎想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