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生生神学章节目录 >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5)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5)(2/2)

生生神学作者:袁益娟 2017-04-13 10:53
善)。”(多3:8)鉴于此,汪维藩非常注重对中国教会和信徒在信仰实践、灵性实践、社会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神学上进行中国化的总结和反思。

    陈泽民先生说,搞中国神学不是为了神学而神学,而是与中国信徒相认同,相交流,以他们的问题为自己的问题,以能帮助他们从原有水平上不勉强地提高为喜乐陈泽民有关中国教会神学建设的问题金陵神学志,1993(总)第18期。汪维藩在专注于中国神学理论探索的同时,从未忽略对当前中国教会和信徒的信仰实践和灵性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从未忽略对他们在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出回应。一直以来,他深深地扎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深处于这个环境中的普普通通的信徒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他能够及时倾听来自基层信徒的声音,并对之做出回应;使得他的神学能够贴近基层信徒的灵***和现实生活,以普通信徒的问题为问题,力求为普通信徒的信仰实践提供神学上、灵性上的指导,以他们在信仰上、灵性上的长进为安慰,以他们神学素养的提高为喜乐。

    (一)关于信徒信仰实践、灵性实践中诸多问题的思考

    1基督徒的内在信仰与外在行为统一的问题

    十年“文革”的浩劫过后,“文革”的苦难及其造成的人格的扭曲在人们心中形成的阴影挥之不去,加之社会转型,社会生活各方面广泛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脆弱,这些情况综合作用,使得旧社会那种畸变扭曲的神学观点重又抬头,一部分信徒又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又陷入个人“得救不得救”、“属灵不属灵”的争论当中,割裂信心与行为、灵命与伦理、内功与圣德的统一关系,片面强调信心、灵命等等。面对信徒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汪维藩提出要寻求信心与行为,灵命与伦理,内功与圣德,密契与服务等等神学范畴的互为表里与相互并重,他在圣灵论、人论、终极论等部分中对这些神学范畴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多有论述。

    汪维藩认为,信徒在平衡上述诸对范畴时,应该坚持一些基本的信念:

    “在神的诸属性中,爱是他最根本的属性……所以在人身上,我们始终可以看到,神出乎永恒之爱的创造与再造的匠心……这是我们对人类永不失去希望的最根本的依据。

    亚当的失败,并没有使人类完全失去造他之主的形象……在某些方面,人类仍然像他……这样,我们在看待人类卑微的同时,也会看到神对人类的眷顾;在人身上看到罪的同时,会看到‘人是神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