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王书法之影响
《王羲之评传》作者:王羲之评传 2017-02-13 11:52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涉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我们见到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与今天的楷书在形态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王羲之为楷书的嬗变作出了划时代贡献。
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学习的起点和目标。
王羲之在扬弃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
虞龢在《论书表》中道:"洎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未二王称英。"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被称为"古今特绝"的四贤。王献之"极能小真书",楷书劲直疏秀。行草书,优游神骏。他创造的"破体","一笔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羲之"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法。"①王献之"隶(楷)、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能。"②他们博精诸体,成就斐然,发展全面。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以其极高的艺术品位使人们为之析服。"右军书法万代所宗",③千百年来被人们作为范本,"心摹手遁",争相临摹、仿效,可以毫不夸张他说,中国历代书法家,几乎无一不从他们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说二王为发展中国书法艺术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① 马字霍辑:《书林藻鉴》引《别传》文。
② 「唐]张怀瓘《书断》。《晋书·王羲之传》称:"工草隶"。
③ 《书林藻鉴》引崔希仲语。
由于王羲之、王献之精于各种书体,特别是楷书、行书单字意识极强,非常讲究单字的形体美、结构美。在文字使用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体系、权威,使汉字的字形、体态得到相对的稳定,为汉字的规范作出了贡献。他们创造的新体快速流便,易于普及,这对积累和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王羲之的一些书法理论,不少人认为是伪托,不可信,笔者在《关于王羲之的书论》一章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里不再重复,但有必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名人名篇中,引用"右军之语"一般都认为是真实的。例如:"倾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①"子敬飞白大有意。"②"书弱纸,强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涉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我们见到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与今天的楷书在形态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王羲之为楷书的嬗变作出了划时代贡献。
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学习的起点和目标。
王羲之在扬弃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
虞龢在《论书表》中道:"洎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未二王称英。"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被称为"古今特绝"的四贤。王献之"极能小真书",楷书劲直疏秀。行草书,优游神骏。他创造的"破体","一笔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羲之"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法。"①王献之"隶(楷)、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能。"②他们博精诸体,成就斐然,发展全面。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以其极高的艺术品位使人们为之析服。"右军书法万代所宗",③千百年来被人们作为范本,"心摹手遁",争相临摹、仿效,可以毫不夸张他说,中国历代书法家,几乎无一不从他们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说二王为发展中国书法艺术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① 马字霍辑:《书林藻鉴》引《别传》文。
② 「唐]张怀瓘《书断》。《晋书·王羲之传》称:"工草隶"。
③ 《书林藻鉴》引崔希仲语。
由于王羲之、王献之精于各种书体,特别是楷书、行书单字意识极强,非常讲究单字的形体美、结构美。在文字使用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体系、权威,使汉字的字形、体态得到相对的稳定,为汉字的规范作出了贡献。他们创造的新体快速流便,易于普及,这对积累和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王羲之的一些书法理论,不少人认为是伪托,不可信,笔者在《关于王羲之的书论》一章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里不再重复,但有必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名人名篇中,引用"右军之语"一般都认为是真实的。例如:"倾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①"子敬飞白大有意。"②"书弱纸,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