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赵顼
《帝王用人的学问: 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作者:吴榆山 2017-02-09 12:24
起用王安石
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到宋仁宗的时候已经很明显了,他虽然试图做过改革,但是终归失败。即位的宋英宗也提出过要“去冗官之患”,并对官员考绩升迁官资的制度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宋英宗英年早逝,改革的重任交给了即位的宋神宗。宋神宗即位后,他开始锐意改革,那时他20岁,力图有所作为。当时他的大臣大都是仁宗旧臣,即使改革派的富弼等人也暮气沉沉,无意进取。宋神宗的改革必须使用新人,他发现了王安石,王安石也是确有大才之人,但是君臣的改革还是失败了,其原因的确是十分复杂,我们仅从宋神宗的用人角度谈一点看法。
王安石是北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年轻的时候就文才出众,得到文学家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20岁做了皇帝,王安石20岁中进士,君臣倒是有些相似之处。王安石起初在地方任职,曾在鄞县做过县官,其时正逢那个地方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困难。王安石有实干精神,他主持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摆脱了困难。每逢青黄不接的的时候,王安石就开仓借粮给农民,等到农民收获后,按照官定的利息予以偿还,很好地接济了百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主豪强对他们的盘剥,得到百姓的称誉。
王安石在地方上做了二十年官,名声卓越,后来被宋仁宗调到中央,他一到京城,就上了一份万言书,主张改革财政。当时,宋仁宗刚废除范仲淹的新政,因此没有接受,后来王安石的母亲去世,王安石回家守丁忧。宋神宗即位的时候,王安石已独负天下盛名多年,他后来的政敌司马光也说天下士人都认为只要王安石当政,“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宋神宗当太子的时候,就知道王安石,当时他手下有个官员经常向他提及王安石,因此印象深刻,在他即位不久后,即召王安石赴京。但当时文官政治已经成熟起来,照例王安石要推辞一番,果然他引病不赴。宋神宗也明白意思,于是令王安石就地担任江宁知府,不久,就召他再次入京。王安石一到京城,就被宋神宗单独召见。宋神宗向他询问治国大计,王安石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答道:“改革旧制,推行新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到宋仁宗的时候已经很明显了,他虽然试图做过改革,但是终归失败。即位的宋英宗也提出过要“去冗官之患”,并对官员考绩升迁官资的制度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宋英宗英年早逝,改革的重任交给了即位的宋神宗。宋神宗即位后,他开始锐意改革,那时他20岁,力图有所作为。当时他的大臣大都是仁宗旧臣,即使改革派的富弼等人也暮气沉沉,无意进取。宋神宗的改革必须使用新人,他发现了王安石,王安石也是确有大才之人,但是君臣的改革还是失败了,其原因的确是十分复杂,我们仅从宋神宗的用人角度谈一点看法。
王安石是北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年轻的时候就文才出众,得到文学家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20岁做了皇帝,王安石20岁中进士,君臣倒是有些相似之处。王安石起初在地方任职,曾在鄞县做过县官,其时正逢那个地方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困难。王安石有实干精神,他主持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摆脱了困难。每逢青黄不接的的时候,王安石就开仓借粮给农民,等到农民收获后,按照官定的利息予以偿还,很好地接济了百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主豪强对他们的盘剥,得到百姓的称誉。
王安石在地方上做了二十年官,名声卓越,后来被宋仁宗调到中央,他一到京城,就上了一份万言书,主张改革财政。当时,宋仁宗刚废除范仲淹的新政,因此没有接受,后来王安石的母亲去世,王安石回家守丁忧。宋神宗即位的时候,王安石已独负天下盛名多年,他后来的政敌司马光也说天下士人都认为只要王安石当政,“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宋神宗当太子的时候,就知道王安石,当时他手下有个官员经常向他提及王安石,因此印象深刻,在他即位不久后,即召王安石赴京。但当时文官政治已经成熟起来,照例王安石要推辞一番,果然他引病不赴。宋神宗也明白意思,于是令王安石就地担任江宁知府,不久,就召他再次入京。王安石一到京城,就被宋神宗单独召见。宋神宗向他询问治国大计,王安石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答道:“改革旧制,推行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