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生活中的智慧: 改革开放中产生的经济讨论章节目录 > 第30节 人在旅途

第30节 人在旅途(2/2)

生活中的智慧: 改革开放中产生的经济讨论作者:易宪容 2017-01-29 11:49
线,而是直行,也许会早两个小时到达。或车再往前走一点,我们看到车实在行不了,弃车步行,因为步行也不远。而第一个选择的错误则引起了以后一连串选择的错误。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在人生的旅途上,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其所业,有些人则默默无闻;有些生活过得幸福,有些则过得十分不幸;有些人能够活出写意的人生,有些人则在索然无味中度过;有些人生活快乐,有些人则生活痛苦等等,为什么?就在于个人人生旅途上的不同抉择。看看你孩童时代的伙伴、看看你中学时代的好友、看看你大学时代的同学等等,其初始条件,如个人的能力、禀赋、智慧会有多少差异呢?有多少人不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吗?但个人一个个的选择不同,却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而且这次风雪夜行北京路,也把民众的羊群效应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同样的思维,同样的选择,结果合成一个巨大谬误,所有的车都停在路上。当然,尽管其中有自然条件及相关部门不力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民众的从众心理所导致的结果。在此,我们是否会想到在人生的旅途上个人应该如何来选择呢?事实上,在人生的旅途上,个人在面临不断的行为选择时,尽管个人所获得的信息、能力、智慧等是毫无二致的,但是个人选择一定会受所获得信息的知识惯性、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传统道德所约束。如果一个人在选择过程中,不能够把后者活化为有生命力的东西,而仅是把它看成是万古不变的教条,那么个人的选择也就永远不能走出传统与习俗的围城,个人的选择也只能是他人行为的模仿,一个个模仿的集合就构成了社会从众行为的泛滥。而只有那些不断地走出传统与习俗的人,才可能对既有信息很好地理解与运用,并以此做出好的抉择。

    在此,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生旅途的惟一性与不可逆性也凸现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在人生的旅途上,个人行为永远是惟一的,你不可以即此即彼,脚踏两只船,既做这也做那。而且人们一旦选择了并付诸行动,那么它是不可逆转的,你不可以说你不做了,重新来一遍,时间与岁月是永远不可倒流的。正因为人生旅途的惟一性与不可逆性,这也就要求人们在行为选择时更为理性些,更能够找到个人合适的均衡点。但是,这仅是经济学上的道理,仅是经济学模型所要求的范式。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行为选择好一些,都希望自己能够找到最好的均衡点,但是实际上特别特别不容易做到。“风雪夜行北京城”那一夜的经历,不正是对此最好的注释了吗?事后你会看到有好的选择,但当事人是无法把这些好的选择比较出来,即使当时你会有这些感觉,但真正决策起来并非易事。而不好的选择随处都是,而且一旦误入歧途,你的行为只能与你要达到的目标越来越远,有时甚至于是南辕北辙。这也就说明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一个人一直都在试误。而一个个的试误就是个人的一个个历练而已。不过,这种试误的代价大小也决定了人生旅途的进向。

    而且人生旅途的惟一性与不可逆性不仅在于个人行为选择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想到每一个人此在行为的重要性。既然人生旅途是惟一的与不可逆的,那么人生的行为既要着眼于人的理想与未来,更重要的是要珍惜你的此时此刻。在人生的旅途上,许多事情看起来是那样的习以为常、那样微小、那样不重要,但你得每时每刻地珍惜它们、欣赏它们、爱护它们,否则,当你发现这些东西完全逝去而无法再回复时,你想重新再来一回,那是不可能的。这时一切都已晚了。以这样一些理念来照应自己近期的一些生活,确实是颇有玩味了。

    人到不惑之年,在人生旅途上已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已经没有豆蔻年华时之少年的憧憬,也没有血气方刚之青年的理想,更没有踏上而立之年者的抱负,有的只是淡泊与宁静,有的只是从喧闹的尘世中走出,由此来反观自己、反观人生、反观我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人的真情与本性。是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蜂拥而来的种种信息、随着名利光环烦人的诱惑,多数人都为“忙”而活着。忙于学习与求知,忙于玩耍与外出、忙于赚得金钱与财富、忙于显示自己的个性与魅力、忙于提升自己的地位及获得某种权势等,不一而足。也正是在这些“忙”中,现代社会人的本性及真情也慢慢地在丧失,甚至于有人在“忙”中连自己都失去了还不知道。因为,在这里,人们有的是逻辑与思考、有的是条分理析、有的是装模作样、有的是虚张声势……却少了透露你的真性、显示你的欲求,更无法来表现个人的情感。但是在淡泊与宁静中你的才能与真情就可以一览无遗了。

    诚然,你要生活的淡泊与宁静,你就得离开那繁华的城市、喧闹的尘世、奔忙中的人流,找一个恬然静静的地方开始你的新生活。是的,从2002年年中开始,我挪了一次窝,搬到既不是城里,也不是乡村的北京北郊的王府小区,成为所谓的隐者。再加上从围城中走出,身与心的自由,心情怡然自得,生命顿然生辉。

    在这里,不需要沉溺于俗务琐事,不需要为名誉、地位、身份、财产而追逐,更不需要为个人得失而烦恼,需要的只是以舒展的心情来拥抱自然。在这里,有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成排的大树、默默无闻的小草、吐着泥土芬芳的田野……早上磅礴欲出的红日一出现在天边,第一缕阳光就射入你的窗户,把你整个家都映得通红。中午,炽热的阳光把你的家照得整个通明,让你无法分辨是屋里还是屋外。如果是在冬季,你有闲情逸致,沐浴之后穿一件单衣,躺在楼上已塑封过的阳台上的椅子上,身上顿然会被阳光照得暖融融的。这时,你若闭上眼睛,一幕幕的海市蜃楼立即会映入你的眼帘。到了晚上,小区更是一片寂静。你若有时间出外溜达,小区的路灯与天上繁星交映争辉。寂静静的夜、暗淡淡的灯、闪烁烁的星、啾啾叫的小虫,你置身其中,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岂能分得出天上与人间!

    当然,寂静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感也会袭之而来。面对着茫茫的宇宙,你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你从冥冥中来,又从冥冥中去,孤独中没有一点牵挂。正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不仅使得你想与自然融为一体,而且也使得你渴望与社会、人之交流,渴望为他人关注与爱,渴望如何去关注他人与爱人。当你远离喧闹的城市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时,这种交流能够借助于各种现代的通讯工具进行,如电话、互联网,你也可以进入电视、小说的角色中与之对话。特别是好的阅读与写作更会把你带入想像无限丰富的对话与交流的空间。但是,这并不是人生旅途中的全部,而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你更渴望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对视、交谈、倾听,并从中激发起你情感的躁动与爱人之情。因为在这里有人生的真谛。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着这座围城,为什么城里人总是想出来、城外人又总是想进去?为什么它永远是人类生活、人类创作的主题?缘由就在这里。

    其实,在人生的旅途上,应该是没有好与坏、成功与失败之分,关键在于每个人是否能够适性而为。如果你以自己的约束条件能够适得其所,就能够从中获得很多的快乐、从中找到一份乐趣,除此之外,你还要渴望什么呢?人生就是一趟旅途,他永远是漂泊在旅途的路上!

    (200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