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生活中的智慧: 改革开放中产生的经济讨论章节目录 > 第29节 从平淡生活中分享乐趣

第29节 从平淡生活中分享乐趣

生活中的智慧: 改革开放中产生的经济讨论作者:易宪容 2017-01-29 11:49
    从香港回到北京已经有一年半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虽然空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生活方式却一点都没有变,看书、阅报纸、上网、写稿,这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而在香港的那几年,似乎也就是这么几件事。也许这是个人生活习惯使然吧!我想,如果一个人爱上了做某件事,要想改变过来真会如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诚然,一年来的生活一点都没有变化,只不过在香港时那种随自己的生活回到北京后发生了空间上的位移。在香港时,书籍浩若烟海的大学图书馆近在咫尺,你随时都可以进出,随时可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你也随时可以把大堆大堆图书搬进你的办公室。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于一个“书虫”来说,哪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呢!你会在计算机前,迅速遍游世界。回到北京,现有的条件与香港比较相去甚远,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找到了一种替代之办法。不知国人注意到了没有,尽管国内图书市场与欧美国家相比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无论图书的质量还是数量都望尘莫及,但是与国内10年前相比,图书市场则是一日千里、繁荣无比!

    当你走进书店时,只见书店里各种图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即使在我家附近的一家叫“盛唐书店”的小店,其图书品种肯定有一二万种。试想,在这样的书店中流连,时间怎么不会瞬间即逝?你又怎么不会把大堆大堆的书往家里抱呢?是的,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逛书店,一直在买书。家里的书柜添了一个又一个,但家里仍然是到处堆着书。书柜里、书桌上、茶几上、沙发上、床边的地毯上,甚至于床上,到处都是书的天地、书的海洋。徜徉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方面你会觉得知识的海洋是如此之浩瀚、个人又是如此之渺小,你得拼命地去学习与读书;另一方面你又会觉得世界又是如此之有限,人类的知识把它们压缩于一个个扁平的点,人们都可以站在这些扁平的点纵观世界万事万物。也许这正是书的奥妙与魅力所在。最近与朋友聊天时,我突发奇想,如果能够在那有山有水的地方购得一物业,像台湾李敖那样尽收自己喜欢之书,让人徜徉在书海、融合在大自然之中,岂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但愿不久能梦想成真!正因为这样对书的痴迷,买书与读书也就成了自己平淡生活最为重要的部分。

    书作为一种知识传承的载体,它把人类的意念与历史积淀其中。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猎新与好奇,各种平面媒体及立体媒体大量地涌现正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要。因此,看报纸也让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与活力。我每天所看的报纸,有香港寄来的《信报》,也有国内报纸的赠送。但是,由于空间上的距离,这些报纸往往到自己手中都晚了些,新闻也就成了旧识。而从报摊购来各种证券财经类的报纸则成了每天所阅读报纸的最主要部分。别看这些报纸都是来自报摊,但是从这些报纸获得信息的优势而言是无可比拟的。一是这类报纸之所以能进入报摊,就在于它们为大众所喜爱,就在于它们为大众提供了所关注的事情与信息。如果不是这样,这些报刊很快就会从报摊上消失。一年多来,看看报摊上报纸与杂志的大浪淘沙,你就能够描绘出国内报刊业的活生生的演进与变化的画面。二是这类报纸满足了对消息所要求的时效性。这些报纸只要一印刷,畅通的发行渠道就会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各报摊,你就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有一家国内的周报,曾经说要送一份报纸给我,但是我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我告诉他们,与其迟几天收到一份免费的报纸,还不如自己到报摊上去购一份。先得到信息更为重要。

    因此,每天一到11点左右,就外出取报及买报。不长不短路程的行走,既可以弥补每天锻炼过少之不足,还可观赏由一张张年轻学生灿烂笑脸组成的风景,也可把一天所要的报纸尽收手中,这种身与心的陶冶,让人受益无穷。回到家中,或静静地靠在沙发上,或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或把整个身子埋在硕大的沙发椅中,翻阅着刚拿回家的10多份报纸,寻找着你所需要的信息,那样一股美滋滋的味道油然而生,而人的整个情感也会随着不同的消息而变化着,或是高兴、或是愤怒、或是哈哈大笑、或是破口大骂等,几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会在你身边消逝。阅读报纸是那样平常,但人的喜怒哀乐也尽收其中。

    上网也是获得信息最快的途径。每天东方开始露出晨曦,我就会起床。在这个时候,多数人都还在深沉的睡梦中,上网的人很少。你踏上网,一浪冲过一浪,速度之快、之方便,实在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往往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你就能够把一些大的报纸、一些经常光顾的网站浏览一遍。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人们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