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章节目录 > 第十二章 修养与境界(5)

第十二章 修养与境界(5)(2/2)

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作者:杨昌洪 2017-01-24 01:37
鸿沟上没有架起任何一座通往天堂或人间乐土的桥梁时,反抗的精神便油然而生。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不容忽视,个体内在心理和谐不容忽视。个体内在心理和谐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更取决于对自身理想信念构建的重视。人若没有了理想,也就没有了努力的动力。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

    法国著名作家蒙田说过:“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像麦穗一样,当它们还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睨视;但当它到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便开始低垂下来,不露锋芒。”

    大凡有作为的人都能能够达到自我和谐。一次,文豪托马斯?卡莱尔写的一部手稿不幸被侍女当作废纸在生火煮食时烧掉了。卡莱尔发现后顿时恼怒万分,但是他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适时的调整心态,他开始逐字逐句地回忆原文,并以更加出色的笔调与文采将书重新写完。一部跨越时代的巨著就这样再次诞生了、这就是名噪法国乃至全世界的《法国大革命》。

    人的自我和谐是一种修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如果董笃因为家中利益受损而勃然不怒,也就没了仁义胡同的出现了。可见,董笃也善于自我和谐,能够用德来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