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章节目录 > 第十二章 修养与境界(3)

第十二章 修养与境界(3)

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作者:杨昌洪 2017-01-24 01:37
    第十二章 修养与境界(3)

    庄子的“顺世”,指虚而待物,与世沉浮,表现为一种与世周旋的顺世态度,也是得“道” 的精神境界的一种自由表现。或许在一般人看来这是消极的,但是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的言行思想都在社会属于较为进步的阶层,他们往往不满于现实,更容易在所处社会环境中感到命运的不公。但是社会的现实又让他们显得无可奈何,最终只有一颗彷徨的心。在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一种精神的调和剂,像阿Q一般的自我胜利法。于是庄子的思想成了他们思想的后盾,例如“物不胜天”、“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等等。

    愤世的态度是指愤世嫉俗,对生活工作的一切都感到不满。我们时常听到有人整天抱怨,生活不好,人都很冷漠,上司太严厉……这就是愤世的态度。因为对这个世界充满不满,所以愤懑。这种态度最要不得,当你敌视一切时,生活还有什么意思?仿佛每一个人,甚至一个死物都是你的敌人,别人说一句话能挑出十个刺儿来,让别人都害怕接触你。

    虽然人应该有些愤世的态度,也是也要适度,我们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但环境无法改变,就要多一些顺世的态度。

    游世的态度是顺世态度的进化。庄子倡导的游世既是一种既顺应社会,又不丧失自我追求的处世态度,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顺人而不失己”,“外化而内不化”,“在世”而非“入世”,“远世”而非“避世”的“游世”之道,成就了庄子在乱世之中独特的生命智慧。

    大多数普通人的处世态度都是追逐名利,热爱此生。这种处世方式最成熟的形态是:平和,中庸,不走极端,善于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