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无压力生活章节目录 > 压力的十大罪状之五:厌食症

压力的十大罪状之五:厌食症(2/2)

无压力生活作者:时尚杂志社 2017-01-09 10:54
英外貌的追求

    有趣的是,厌食症患者总把自己看得比实际更胖,并采用过分节食来对抗这种感知。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要求厌食症病人估计自己脸部、胸部、臀部的宽度,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发现,厌食症病人对自己身体的估计都过宽。尽管他们已经骨瘦如柴,大部分患者仍认为自己或自己的某个部位 “胖”,并为此不安。众多研究中发现病人对自己腹、胸、臀、腿围的估计比实际大10%~15%。

    可怜的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全民自虐”呢?现在流行的以苗条纤细为美自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也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因素。前一段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的《格调》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今天,肥胖是中下阶层的标志。与中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相比,中下阶层的肥胖者是前者的4倍。我们确信在这个国家存在一种精英外貌:它要求女人要瘦。”

    个人的体形在消费主义主宰的社会中意味着:

    ● 你是否有足够的钱和闲暇时间健身;

    ● 每天能否吃上经过精确计算卡路里和脂肪量的晚餐,而非速食品和啤酒;

    ● 你是否足以支付昂贵的减肥产品。

    凡此种种,以貌取人就足以为你的社会地位下结论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瘦,其实很昂贵。

    据说,一些临床医学家提出“理想体重”的概念,但是现实中能达到理想体重的人据说只有5%。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穷人,人们疯狂减肥。但是统计数字表明,95%的人并没有减轻体重。更令人遗憾的是,其中一半的人甚至更重了,他们有可能因禁食而患了贪食症吧。

    令人同情的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建筑在和体重的斗争上,满腹忧虑的生活,人生几何,有多少时间是快乐的?

    心理医生帮你达到理想体重

    心理治疗对进食障碍有效,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结论。各国临床中使用较多的技术是认知行为疗法。进食障碍中,病态的行为是由病态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心理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要纠正这些歪曲的思维方式:“我太胖,胖就不美。减肥会使我获得更多人的喜爱,我就会比现在快乐。”

    一个有素养的心理医生不会企图简单地说服患者放弃减肥,他只会强调: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合适的限度,过了这个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减肥也是如此。一个女孩骨瘦如柴,面带菜色,又有什么美观可言呢?更不用说还耽误了工作和学习。医生认真地询问病人:你现在的体重是多少?像你这样身高的女孩,正常体重是多少?你理想的体重是多少?你会为这个理想体重做哪些事情?

    如果双方能取得一致意见,心理医生会和病人共同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每天的进食和锻炼,然后严格地执行这个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理想体重”。当然这个理想体重是有一个科学的标准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情绪,医生会运用松弛技术,通过暗示指导病人有顺序地放松全身肌肉,来消除强烈的情绪反应。当焦虑情绪减轻了,计划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只要病人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像一天中努力控制住了贪食的**,饮食向正常的方向有一点恢复,医生就给予表扬赞许等精神鼓励,病人也可以奖励自己一下,送自己一件小礼物,请自己看一场电影或听一场音乐会。这是为了使良好适应行为得到正性强化,在心理治疗中称为“代币疗法”。

    前面提到过,进食障碍的人经常面临生活中无法应付的压力和创伤,一个有理解力的心理医生会敏锐的发现病人生活中被压抑的痛苦。随着交谈的深入,他会启发病人:“自己去争取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快乐,不需要拼命取悦别人的目光,减肥并不能使你得到你所希望的。”

    如果病人能体悟到生活中还有比减肥更重要的事情,并逐渐摆脱个性中幼稚和不完善的方面,那么,心理治疗的意义并不止于恢复正常的食欲和体重,还使病人以更成熟更健康的心态面对整个生活。

    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造成机体功能的下降,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心率减慢、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还会引起焦虑、失眠、情绪不稳和强迫性思维等精神症状,情况严重的还会引发继发性抑郁症。在低于标准体重65%以下时,病人的死亡率高达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