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不传之秘章节目录 > 51.阴阳·藏象(7)(3)

51.阴阳·藏象(7)(3)

不传之秘作者:李德红 2017-04-14 13:49
    51.阴阳·藏象(7)(3)

    简而言之,酸甘成方,由于剂量的不同,或是对肺或是对肾有着影响,这与酸+甘可能在五行中以三味为基础以相克为法组成的方子中出现的味是一致的:酸咸+甘或是酸+甘辛。也就是说,酸甘化阴,会由于其剂量的不同而分别化出肺阴与肾阴。

    “不过,这是正常人用药后的变化,如果是给患者用药,其结果则截然相反。”

    经过辨证而将甘味的用量加大,往往是因为脾虚甘味不足酸味有余。此时的酸甘组合,甘味虽多却多归脾,无力去克伐;酸味虽少,却因肝有余而犹有余力,便可反侮肺金,表现为肺的阴性功能略强。

    “这样的理解方法的好处是,对于我们所开出的处方,病人在照方服用后出现的什么状况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辨证不当或是剂量不当,其反应大不相同,而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反应做出相应调整。”

    “好像还真是这样。”柳孜致蹙眉道:“不过……这一推论听来易懂,但理解起来似乎存在一点困扰……比如以酸甘成方的生脉饮。”

    生脉饮以人参、麦冬、五味子成方,很明显的,甘味要多于酸味,如按贺财的推论,生脉饮所化之阴为脾阴、肺阴。这与时方的归经论结果差不多(有意思的是,方剂书对于五味子的解释为: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为佐使,此即“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之义。而没有用归经论)。

    但是生脉饮证为暑热汗多,耗气伤津而出现的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细微。就其发病机制来说,暑为夏季之主气,暑热盛直接引起的心火盛,对应相克相侮的肺阴与肾阴亏损严重,其中又以肺热为重(火克金,水克火,火盛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当以肺阴虚火旺与肾阴虚火旺为主,这与辛伤肝的道理一致)。其正治当以调和心肺,用苦寒+辛寒+咸寒。生脉饮所治则以顾护脾阴为重,重取甘味的人参、麦冬,其治疗方向似乎就不怎么明朗。

    贺财想了想,道:“生脉饮治疗暑证所注重的是伤阴这一点吧,所适应的证候应是邪去正虚。如是生脉饮果然很适合中暑一证,方剂书上就不会有清暑益气汤了。”

    《方剂学》上的清暑益气汤有王氏清暑益气汤与李氏清暑益气汤之分。王氏清暑益气汤为清时王孟英所制,由西洋参、石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