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不传之秘章节目录 > 47.阴阳·藏象(3)(3)

47.阴阳·藏象(3)(3)(2/2)

不传之秘作者:李德红 2017-04-14 13:49
里所说的选择,是喻指其他脏腑的情况。”柳孜致点头。

    贺财接着道:“究竟该选酸温或是酸凉,按说阴虚一证,当用酸凉。酸凉的药物只有一种:马齿苋,这种药物性寒,但需用鲜品,不太适合四季组方。我当初考虑到这个问题时,就想到,白芍这药物味酸苦,性寒凉,而补肝敛肺汤组方用酸+苦+甘,这白芍独得二味,岂不是要比山茱萸更适应证候所需?于是就选了白芍,谁知道用白芍后,病人诉不适加重,慌得我赶紧换回山茱萸与乌梅。你能一下子想到阴阳俱虚这个病本上来,说明你想问题想得比较深透啊。”说到这里,贺财脸上赞赏之色尤为明显。

    柳孜致不好意思地道:“我也是一时想到才提出的。”顿了顿,又道:“我觉得病人说的不适加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芍味酸苦,但若用之为君,则方子中的酸味与苦味的分量对比就发生了变化,若是方子中还有其他苦味药物,那么苦味药物的分量甚至超过了酸味药物,这时候方子的格局就变成了苦+酸+甘的组合,苦克辛,这个方子就变成以祛邪除辛为主的方意,与当初的大补肝之本味的扶正治则相悖,病人肯定会不舒适了。”

    “分析得很好。”贺财赞同道:“由于苦味过多,肺受克伐过重,病人觉得肺中津液过多,时要咳嗽,吐清稀痰涎,这是肺不布津的明证了。”

    柳孜致道:“后面一种情况呢?”

    贺财道:“后面一种情况属于邪盛但正不甚虚,选用药物就宽松得多,首选白芍吧,用山茱萸也未尝不可。虽然山茱萸性温,于病机不太切适,但方子中苦味药物与辛味药物都是凉性的;还有,这时候的组方中药物的分量虽然还以酸味为重,但却不像酸+苦+甘的组方中那么夸张,动辄数倍之多。事实上,在酸苦+辛的组方中,酸味的总量只是略重于苦味或辛味,或是接近两者之和。那么,像这样的不是太多的温性药物,对病情也产生不了多少不良反应,更是达不到火上浇油那么夸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