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二章(3)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作者:王小峰 2017-04-13 20:59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二章(3)
1987年左右,有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海外红歌星》的书,这本书介绍了“披头士”、“滚石”、吉米?亨德里克斯、埃里克?克拉普顿、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等数十位欧美歌星,当然,里面肯定有鲍勃?迪伦。当时,我对迪伦几乎没有任何认识,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亨德里克斯。不久,北京外文书店引进了一盘亨德里克斯的磁带,才8块钱,但是我听了3分钟就把它送人了,觉得太难听。一年后,我又用两盘磁带把他从朋友手里换回来,而且还觉得物有所值。
对于迪伦,我当时的认识是,这个人肯定很了不起,但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了不起,因为那时候根本听不到他的歌曲。
我听到的第一盘迪伦的专辑是《哦,老天》(Oh, Mercy),大概在1990年。当时对民谣没什么概念,还以为都跟“四兄弟”一样呢,事实上,这张专辑确实无法代表迪伦的风格。后来,随着打口磁带唱片的涌入,听迪伦的歌变得容易了,他的唱片一张接一张地买,有关他的信息一条接一条地看,对这个人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但都是支离破碎的。
其实,对于迪伦这个人,如果你不好好琢磨一下他的歌词,基本上算是对他没有任何了解;而如果你想了解他歌词里写的是什么,如果不了解点意识流、诗歌乃至上至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学,下至当代美国诗人的诗歌风格,基本上就算没看懂他的歌词;而如果你想看明白他的歌词说的是什么,如果不对美国现今社会有所了解,基本上就不知道他歌词里说的是什么。反正,我看迪伦的歌词,一直是一头雾水。有时候,只能一边看着参考资料一边看歌词,慢慢去解读他歌词的真正含义,这样太累了。所以,我相信,但凡对迪伦无所谓的人,都不会去多看他歌词一眼,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但也恰恰如此,他倒成了学者们感兴趣的对象,把这个人整得越来越神秘。
1992年,我和章雷写《对话摇滚乐》,写到迪伦这段,实在让我头疼,最后有一大段观点引自莫里斯?迪克斯坦的《伊甸园之门》中的论述。今天再看,觉得那些观点实在可笑。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初,基本上看不到任何介绍外国歌星的文章,我快把北京图书馆翻个底儿掉,才找出一本介绍外国流行音乐的书,还是在10年前出版的。
反正,迪伦的歌不管听得懂听不懂,我都很喜欢,每次听他哼哼唧唧的时候,就觉得在美国做个民歌手真是幸福,有段时间,我整天放迪伦的歌。那时候,我弟弟在玩摇滚,他听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受我影响:我听“披头士”的时候,发现他写的歌都比较简单、好听,而且他比我牛的是,“披头士”的歌有两百五十多首,他能唱一百多首,我连《昨天》这样的歌都唱不下来;后来,我改听“滚石”,我弟弟就写出了一些伪节奏与布鲁斯风格的摇滚歌曲;再后来,我听“齐柏林飞船”,我弟弟就能模仿《通向天堂的阶梯》写出一首貌似很史诗性的歌曲,居然也玩起了“三段论”。当我听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87年左右,有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海外红歌星》的书,这本书介绍了“披头士”、“滚石”、吉米?亨德里克斯、埃里克?克拉普顿、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等数十位欧美歌星,当然,里面肯定有鲍勃?迪伦。当时,我对迪伦几乎没有任何认识,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亨德里克斯。不久,北京外文书店引进了一盘亨德里克斯的磁带,才8块钱,但是我听了3分钟就把它送人了,觉得太难听。一年后,我又用两盘磁带把他从朋友手里换回来,而且还觉得物有所值。
对于迪伦,我当时的认识是,这个人肯定很了不起,但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了不起,因为那时候根本听不到他的歌曲。
我听到的第一盘迪伦的专辑是《哦,老天》(Oh, Mercy),大概在1990年。当时对民谣没什么概念,还以为都跟“四兄弟”一样呢,事实上,这张专辑确实无法代表迪伦的风格。后来,随着打口磁带唱片的涌入,听迪伦的歌变得容易了,他的唱片一张接一张地买,有关他的信息一条接一条地看,对这个人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但都是支离破碎的。
其实,对于迪伦这个人,如果你不好好琢磨一下他的歌词,基本上算是对他没有任何了解;而如果你想了解他歌词里写的是什么,如果不了解点意识流、诗歌乃至上至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学,下至当代美国诗人的诗歌风格,基本上就算没看懂他的歌词;而如果你想看明白他的歌词说的是什么,如果不对美国现今社会有所了解,基本上就不知道他歌词里说的是什么。反正,我看迪伦的歌词,一直是一头雾水。有时候,只能一边看着参考资料一边看歌词,慢慢去解读他歌词的真正含义,这样太累了。所以,我相信,但凡对迪伦无所谓的人,都不会去多看他歌词一眼,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但也恰恰如此,他倒成了学者们感兴趣的对象,把这个人整得越来越神秘。
1992年,我和章雷写《对话摇滚乐》,写到迪伦这段,实在让我头疼,最后有一大段观点引自莫里斯?迪克斯坦的《伊甸园之门》中的论述。今天再看,觉得那些观点实在可笑。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初,基本上看不到任何介绍外国歌星的文章,我快把北京图书馆翻个底儿掉,才找出一本介绍外国流行音乐的书,还是在10年前出版的。
反正,迪伦的歌不管听得懂听不懂,我都很喜欢,每次听他哼哼唧唧的时候,就觉得在美国做个民歌手真是幸福,有段时间,我整天放迪伦的歌。那时候,我弟弟在玩摇滚,他听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受我影响:我听“披头士”的时候,发现他写的歌都比较简单、好听,而且他比我牛的是,“披头士”的歌有两百五十多首,他能唱一百多首,我连《昨天》这样的歌都唱不下来;后来,我改听“滚石”,我弟弟就写出了一些伪节奏与布鲁斯风格的摇滚歌曲;再后来,我听“齐柏林飞船”,我弟弟就能模仿《通向天堂的阶梯》写出一首貌似很史诗性的歌曲,居然也玩起了“三段论”。当我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