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章节目录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章(7)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章(7)(2/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作者:王小峰 2017-04-13 20:59
从来没有任何一支摇滚乐队像“披头士”一样自她解散那一天起就被歌迷期待重组并一直期待30年。1980年,约翰?列侬遇刺身亡,但是歌迷相信,三个人的“披头士”也一样可以回来,尤其是当哈里森为列侬写下了怀念歌曲《往事如烟》(All Those Years Ago),并找回“披头士”另外两位成员共同录制这首歌曲时,歌迷们看到了“披头士”的回归迹象。甚至,歌迷们想到让列侬的儿子朱利安?列侬(Julian Lennon)替代约翰,因为朱利安无论在形象上还是音色上都与父亲非常相似。歌迷们真的没有别的要求,就是想看到那个可爱的“披头士”再回到他们面前,哪怕是他们仅仅聚在一起合个影,都能造成轰动。1995年,“披头士”把他们以前从未发表过的作品整理成《选集》发表,在全球掀起一股“披头士”热潮。2000年,即便“披头士”把他们过去的冠军歌曲整理成集锦唱片发行,也同样热销不止。不管今天流行什么音乐,不管今天歌坛是谁的天下,只要“披头士”出现,对不起,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披头士”,一个永远让歌迷值得期待的名字。

    但是,随着乔治?哈里森的去世,歌迷心中重组“披头士”的希望彻底、永远地破灭了。

    哈里森,作为“披头士”年纪最小的成员,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忽视了,人们提到“披头士”,首先想到的是列侬和麦卡特尼。的确,作为乐队作品的主要创作者,列侬和麦卡特尼创作了大部分歌曲,那些经典的“披头士”歌曲都出自这二人之手,作为乐队的灵魂人物,他们的故事也最多。同样,他们也是乐队中最爱出风头的人。甚至生就一副天才搞笑性格的鼓手林格?斯塔尔(Ringo Starr)也比哈里森更能招来注目。相比之下,哈里森性格不温不火,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安静的披头士”,他从不抢风头、说大话,他曾经创作了一首《别烦我》(Don't Bother Me),以示自己的沉默。在“披头士”创作的二百多首歌曲中,哈里森创作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人们能记住的歌曲也不过《有些事情》(Something)、《太阳出来了》(Here Comes the Sun)、《当我的吉他轻轻哭泣》(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这几首。

    但是,作为乐队的一名吉他手,哈里森的地位无人替代。他的吉他演奏朴实无华,如果你评选世界上最优秀的吉他手,哈里森不会排入前500名,但是像埃里克?克拉普顿这样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吉他大师,在哈里森面前也会毕恭毕敬。哈里森受到尊敬的原因在于他吉他演奏技法能融汇在“披头士”的整个音乐之中,也许他在整个音乐中不显山露水,但他知道如何用手中乐器来衬托麦卡特尼和列侬的声音,使这种配合完美无瑕,把一个伟大的“披头士”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披头士”换一个在演奏技术上比哈里森更出色的吉他手,那种感觉就会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