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章节目录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章(8)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章(8)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作者:王小峰 2017-04-13 20:59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章(8)

    哈里森在音乐上的另一个贡献是他第一次把第三世界音乐引入到摇滚乐之中。1965年,当“披头士”拍摄电影《救命》(Help)时,哈里森第一次见到印度乐器西塔尔琴。恰恰是这件乐器,改变了他后来生命的轨迹。尽管这是一种非常难掌握的乐器,但不久哈里森便把西塔尔琴用在歌曲《挪威木屋》(Norwegian Wood)中。当西塔尔琴演奏大师拉维?尚卡(Ravi Shankar)第一次听到哈里森的演奏时,他说:“听上去就像印度某个村落里的农民第一次演奏小提琴一样。”哈里森的传记作家艾伦?克莱森说:“他对流行音乐和文化整体上来讲最深远的影响在于他引入了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将东方文化元素融入到西方流行音乐中去。”而从此,哈里森也开始对东方宗教和神秘主义产生兴趣,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去。西塔尔琴使他发现了另一个世界,也使摇滚乐在后来的融合中找到了另一种方式。

    “披头士”解散的主要原因在于麦卡特尼和列侬之间的矛盾,当他们录制专辑《顺其自然》(Let It Be)时,乐队已基本上貌合神离。那时,人们担心乐队解散之后哈里森和斯塔尔的命运,因为列侬和麦卡特尼的未来一片光明。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哈里森是“披头士”解散后第一个开始个人生涯的人,当麦卡特尼宣布离开“披头士”不久,哈里森便出版了自己的专辑《什么都会消逝》(All Things Must Pass),并且获得成功,人们相信,这个被“披头士”埋没的天才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音乐。之后,专辑《33 & 1/3》、《极乐世界》(Cloud Nine)也都成为经典。

    与列侬、麦卡特尼个人发展中常常被是非包围不同,哈里森做得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成立唱片公司,与人合作拍电影,特别是,当他看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因饥荒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时,他于1971年联合鲍勃?迪伦等歌星在纽约举办了一次为孟加拉饥民募捐的演出。这是摇滚音乐家第一次把人文关怀投向第三世界国家,为后来1985年摇滚歌星大规模援非义演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虽然哈里森身后留下了一笔上亿美元的财产,但是他经常说他不是为了财富和名誉,而是他自己的空间,也就是他感兴趣的东方宗教和神秘主义。在谈到宗教信仰时他说:“当你有了和名人见面、挣大钱、在喝彩声中周游世界等一切经验时,你还会去想什么?有些人可能因此满足,但我不是,我从来不会因为这些满足。”

    作为一个明星,哈里森始终能保持一种谦逊、温和的性格,因此,在他去世后,我们发现,人们尊敬的不仅仅是他作为“披头士”传奇中的一部分而给世人带来的音乐才华,还有他的人格魅力。与他共事过的朋友无一例外都会提到他是个好人,甚至像麦卡特尼这样喜爱搬弄是非并伤害过哈里森的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