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闲情偶寄章节目录 > 音律第三(9)

音律第三(9)

闲情偶寄作者:(清)李渔 2017-04-13 16:11
    音律第三(9)

    至于像《小桃红》、《下山虎》等曲子,里面就有让人非常难以下笔的句子。《幽闺记?小桃红》其中的一段有这样的句子:“轻轻将袖儿掀,露春纤,盏儿拈,低娇面也。”每句话只有三个字,最后一个字押韵,而每句话的第二个字又只能使用平声,不能使用仄声。这种地方,看起来很难,实际上还不是特别难。还有一曲《下山虎》唱道:“夫人家体面,委实多般,有眼何曾见?懒能向前,弄盏传杯,恁般腼腆,这里新人忒杀虔,待推怎地展?主婚人,不见怜,配合夫妻事,事非偶然,好恶姻缘总在天。”其中的“懒能向前”、“待推怎地展”、“事非偶然”这三句,便能使人搅断词肠、费尽心思。“懒能向前”、“事非偶然”这两句话,每句话四个字,其中的两个字是平声两个字是仄声,最后一个字押韵。“待推怎地展”这句话是五个字,最后一个字押韵,在这五个字中,平声字占一个,仄声字占四个。这种拗口的句子,让人怎么下笔写呢?

    南曲中这类句子很多,有的句子的困难胰这多十倍,如果一个词牌一个词牌地列举,会举不胜举,读者也会厌烦。但是如果不引用一两处来说明它的难易程度,人们又未必都能知道。现在我只随便拈出旧诗中的一句,把这句中的声韵颠倒一下来比较说明。

    如“云淡风轻近午天”,这种句式,自然容易看出它的好处,如果把它变成“风轻云淡近午天”,那么虽然还是好的句子,但不引人注目了。何况“风轻云淡近午天”七个字里面,不一定每个字都符合韵律,有的是阴声、阳声用错了,有的是平声、仄声不协调,必须再换几个字才能符合韵律。或者改成“风轻云淡午近天”,或者改成“风轻午近云淡天”,这样的句子如果从音律方面衡量或许是和谐的,但如果用文章情理来衡量,还能把它们叫为词曲吗?全国各地的读者,能说这句话被音律所限制,自然难以写好,所以不妨从体贴人情的好心出发来宽恕它的缺陷吗?回答是:不能。既然说不能原谅,那么作者能将这句删去不要吗?或者自己创造一种格式来痛痛快快写自己想说的话?回答是:也不能。既然这样,那么做好这件事也太难了吧!有什么办法可以变难为易呢?回答是:有一个方便的做法,填词的人或许有用它的,但不一定都知道。用这种方法的人偶然能写得合乎韵律,就像在路上遇到了老朋友,是出乎意料的,不是我知道他在路上所以去见他。凡是写诺屈聱牙的句子,不应自造新的语言,而应该去引用现成的语言。现成的语言整天挂在人们嘴边,即使稍微改动几个字,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