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闲情偶寄章节目录 > 结构第一(5)

结构第一(5)(2/2)

闲情偶寄作者:(清)李渔 2017-04-13 16:11
精血还没有耗尽,寻花问柳时,仍然会儿女情长。我所担心的只是贫穷,贫穷并不是问题;我所缺少的是富贵,但富贵难道是每个人都能侥幸得到的吗?所以说,这是造物主对我的厚爱。上天不是怜惜我的才华,也不是怜惜我的德行,而是怜惜我心中没有杂念。我这辈子写的书,虽然对人心世道没有什么帮助,但如果只论著作的数量,几乎能和曹交所说的食粟之躯一比高低。如果我心里稍微藏着一些心机,略微有害人之意,那么造物主诛杀我剥夺我尚且来不及,能容忍我这个自作孽的人老而不死,让我还能疯疯癞癞地舞文弄墨吗?

    我在本书的开头就告诫人们不要讽刺他人,以至上面的文字可能显得狂妄自大、自鸣得意,不是我胆敢故意夜郎自大,而是我私下里担心创作戏曲的人不清楚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而错误地相信“《琵琶记》是影射王四”的说法,因为这个错误的说法而真的做出这样的错事。谁没有恩怨?谁没有牢骚?如果都借戏曲创作来发泄怨恨,那么这本书就不是阐明戏曲创作的书,而是教人作危险邪恶事情的书。上天如果要追究起来,我岂不是首当其冲?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来告诉大家,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立主脑

    【原文】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也,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

    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止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然必此一人一事果然奇特,实在可传而后传之,则不愧传奇之目,而其人其事与作者姓名皆千古矣。

    如一部《琵琶》,止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又止为“重婚牛府”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二亲之遭凶,五娘之尽孝,拐儿之骗财匿书,张大公之疏财仗义,皆由于此。是“重婚牛府”四字,即作《琵琶记》之主脑也。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子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是“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余剧皆然,不能悉指。

    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作者茫然无绪,观者寂然无声,又怪乎有识梨园,望之而却走也。此语未经提破,故犯者孔多,而今而后,吾知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