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闲情偶寄章节目录 > 结构第一(5)

结构第一(5)

闲情偶寄作者:(清)李渔 2017-04-13 16:11
    结构第一(5)

    凡是写出可以流传于后世的文章,必须先有一颗可以流传于后世的心,然后鬼神显灵赐予他生花妙笔,使他文思泉涌,写出人人称赞、流芳百世的文章。不是文章里面的文字让它流传,而是作者的一腔正气使它流传。《五经》、《四书》、《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书,与大地山河一同存在,永不腐朽,试问当年写这些书的作者中,有一个不肖之子、轻薄之徒搀和在中间吗?再看看《琵琶记》,这部剧本能够流传至今,那么高则诚的为人一定善良值得称赞。所以上天让他的名字能够永远流传,而没有与**一起消亡,他怎么是残忍刻薄的人呢?即使他当年与王四真有矛盾,故意给王四加上不孝顺的罪名,但是他与蔡邕未必有矛盾。为什么对有矛盾的人,只暗中说出他的姓而不公开指出他的名字,而对和自己未必有矛盾的人,反而让人家李代桃僵、替人顶罪呢?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从来没有一个人为这件事争辩。编写“《琵琶记》是为了讥讽王四”这种说法的人,他的不学无术显而易见。

    我以前在出版自己的戏曲作品时,总要在作品的开头附上一段誓词,大意是:我给生角、旦角加上美名,并不是为了存心换取世俗的恩惠;给净角、丑角抹个花脸,也只是出于无心的调笑。这样做都是为了给戏场增加点缀,使氛围不那么冷清而已。但是考虑到在人的七情六欲范围内,没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天地之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存在的。我虚构一件事,现实生活中就会有一件事与它相似;我编造一个名字,就会有一个人的名字与它巧合。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把我凭空捏造的东西当做是以他为靶子的指桑骂槐呢?因此我滴血向上天发誓,拿出自己的心告之于世,如果有丝毫的暗讽之处,我甘愿炔子都当哑巴,即使我逃脱了阳间的责骂,也难以逃脱阴间的惩罚。这种发自内心的誓言早就附在书的开头出版了,在世间得到证明很久了。但有些好事的人仍然不能完全原谅我,每看一场戏,一定要向我追问剧中人物指的是哪个人。唉!如果这些剧本都有所影喻,那么我发誓言已经二十多年了,上天有眼,随时应验,却为什么不给我惩罚呢?

    这是死后的事情,暂时放到一边不再说它,先谈论我现在的状况:我年近六十,即便是马上就死去,活的时间也不短了。过去我担心自己没有后代,现在我已经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正在肚子里怀着还没有生下来的、生下来不久还将怀孕的,也不只一个人。虽然我的这些孩子都不争气,但是靠他们还能给我的晚年带来一点安慰,我不会有穷苦人家无儿无女的担忧。虽然我年纪大了,但筋骨还不错,跋山涉水,年轻人常常也追不上我。我虽然容貌瘦削,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