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真正的挑战者(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后,中国大陆最响亮的声音似乎不是别的,而弘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成了时代的强音,民族主义思潮一浪高过一浪,新国学成为热门,旧传统闪闪发光。与此同时,一些本来以鲁迅精神传人自居的所谓启蒙知识分子也开始反思激进主义,象李泽厚、王元化等这些曾经努力张扬五四精神的学者也纷纷指责激进主义思潮。它与形形色色的新老国粹派形成一种合力,影响着世纪末的文化走向。五四切断了文化血脉,造成了民族文化的断裂,导致了20世纪中国的一系列灾难……似乎成为某种时代的共识。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上,鲁迅如何逃避审判?尽管一些人用心良苦地为鲁迅辩护,说他决不彻底反传统,决不主张西化,并且努力寻找他身上的传统因素,把他打扮成传统的继承者和经扬者,但是,这种辩护事实上已经从根本上否定了鲁迅。因为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就没有鲁迅,离开了激进主义就没有鲁迅。所以,鲁迅已经很幸运,如果不是神化鲁迅的历史贯性仍然发挥着作用,他大概早已被弘扬传统的大军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或者作为文化买办而被驱逐出境。
另一种威胁来自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鲁迅是启蒙主义者,他的全部的思想以人为核心,他的全部努力以人的解放为目的,他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立法者之一,也是努力使中国文化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思想家之一。鲁迅因此而获得光辉。但是,在90年代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者眼里,这一切是荒唐可笑的。因为按照后现代主义逻辑,鲁迅是启蒙主义者,而启蒙主义本身就充满罪恶;鲁迅以人为目的,而人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人已经死了,还成什么目的?鲁迅努力于现代性,而现代性早已过时,正需要深入的反思和批判。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之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以及实为文革土产而打了法兰克福商标的各种理论的影响,人们戴了最时髦的眼镜看鲁迅,他往往是一个他者化了的文化典型,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臣属者,一个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代理人,一个专门出中国人的洋相而讨好洋人的角儿。而这是不可原谅的。鲁迅已经四面楚歌,无处可逃。因此,要保卫鲁迅,要继承鲁迅精神,就必需正视这一时代的文化潮流对鲁迅构成的挑战和潜挑战。与几个年轻人的非议和嘲弄相比,它更能构成对鲁迅的威胁和颠覆。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关心当下文化思潮中鲁迅的合法性危机。
另一种威胁来自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鲁迅是启蒙主义者,他的全部的思想以人为核心,他的全部努力以人的解放为目的,他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立法者之一,也是努力使中国文化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思想家之一。鲁迅因此而获得光辉。但是,在90年代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者眼里,这一切是荒唐可笑的。因为按照后现代主义逻辑,鲁迅是启蒙主义者,而启蒙主义本身就充满罪恶;鲁迅以人为目的,而人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人已经死了,还成什么目的?鲁迅努力于现代性,而现代性早已过时,正需要深入的反思和批判。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之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以及实为文革土产而打了法兰克福商标的各种理论的影响,人们戴了最时髦的眼镜看鲁迅,他往往是一个他者化了的文化典型,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臣属者,一个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代理人,一个专门出中国人的洋相而讨好洋人的角儿。而这是不可原谅的。鲁迅已经四面楚歌,无处可逃。因此,要保卫鲁迅,要继承鲁迅精神,就必需正视这一时代的文化潮流对鲁迅构成的挑战和潜挑战。与几个年轻人的非议和嘲弄相比,它更能构成对鲁迅的威胁和颠覆。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关心当下文化思潮中鲁迅的合法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