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由鲁迅生前受过的"劝诫"所想到的

由鲁迅生前受过的"劝诫"所想到的(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轻蔑"。要不是我在编纂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它,聊供一笑,就永远石沉大海,无人知晓了,看来小黑者倘若健在,是应该谢谢我了。

    然而,小黑纵然渺小,"小黑心理"(姑且这么称之)却不能完全漠然视之。实际上,在长达80余年的鲁迅研究史上,这种心理是不断反复显现、反复做祟的,尽管变换多种花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以小市民之"心"度鲁迅先生之"腹",用世俗庸碌的浅薄心理揣摩一位深刻思想家的终极关怀,以贪图财色的阴暗**和苟且偷安的自私之心嘲笑一位"精神界之战士"的拔俗之举和献身精神,结果只能是荒谬之极,在历史上传为笑柄。

    "神化"鲁迅是不对的,鲁迅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绝不会进入圣殿去做什么尊神,他也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人之弱点,绝不是十全十美的"神"。然而,鲁迅这个人却是绝对不一般的,他具有超越常人的才能、学识、气魄和献身民族大众事业的无私之心,从一定意义上看,可以说是天才,也就是具有一般人无法达到的极端个性的特殊的才能与识见。从小黑文章中我们也可由反面看到鲁迅先生非同一般的超越世俗的高大形象。如果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由"神化"鲁迅变为"俗化"鲁迅,?“小黑心理"出发,试图把一位中国多少年才能出现的文化伟人和罕见的思想家"俗化"为一个小市民,一个只知饮食男女的目光如豆的人,还要以庸俗的标准苛求鲁迅,或者以自己主观的愿望对早已故去的鲁迅先生进行"劝诫",埋怨他为什么不如何如何,倘若如何如何的话就会如何如何了,则只能陷入更大的谬误。所以,当前特别有必要防止鲁迅研究领域的"俗化"倾向。

    鲁迅是可以批评的,鲁迅本人就常做严格的自我解剖,这正是他不断前进的重要原因。然而,倘若既没有认真通读过《鲁迅全集》,又没有深入了解鲁迅所处历史时代的实际情境,就在那里说长道短,对鲁迅评头论足,挑三拣四,不免也会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落入"小黑心理"的窠臼。

    是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