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再答st先生

再答st先生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作者: leig

    st先生,回帖已然拜读,发觉你我都已陷入一个误区。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反映到文学上,就必然使得有人喜欢风花雪月、有人喜欢鸳鸯蝴蝶、有人喜欢打打杀杀,当然也有人执着于现实的“抗争”。这要分出一个高下来,难度可想而知。即如谢灵运说天下文才共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样的话也不过是说说罢了的。

    关于杜甫,叶燮的话只是一家之言,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些话:“科举失利,而杜甫求官心切,他写了许多长诗,送给那些达官贵人如张(土自)、鲜于仲通之流,求其提拔荐引,想谋取一官半职。张(土自)是皇帝的女婿,后来投降了安禄山。鲜于仲通是四川的一个恶霸地主,勾结章仇兼琼和杨国忠,做到京兆尹和剑南节度使。杜甫说张(土自)是‘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赠翰林张四学士(土自)》);称鲜于仲通是‘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并在诗的结尾说:‘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想通过鲜于仲通向杨国忠求援。杜甫为了追求功名禄位,不惜向这类权毫投以如此廉价的歌颂。杜甫自称为‘独耻事干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册194页)

    “我们称颂中文诗歌的最高峰,不是宗李,则是宗杜,且不至于尚鲁吧?而且杜甫是极少数拥有世界声誉的中国文学家之一,而鲁迅在海外汉学界影响确是不大,声誉更恐不佳”这段话我想st先生是太意气用事了,鲁迅不是诗人,也没有人认为鲁迅的诗歌成就高于李杜,你这不是在无的放矢吗?而认为“鲁迅在海外汉学界影响确实不大,声誉更恐不佳,”也只是你st先生的想象或是愿望罢了。

    “而鲁迅小说中的一些人物的刻画就不那么传神,结构也显得粗疏.”st先生也实在是能人,用这么一句话就抹杀了鲁迅的小说。说st先生是吴稚晖再世也是不为过的,这位吴老先生当年只用了这么一句“什么马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