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未来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

未来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和文明的创造者,即罗曼·罗 兰所说的“以心而伟大的英雄”才是推进文明延泽永世的。尤其因为,那些以事功享名的人物不是一个人的能耐,都必须众人的参与,而且 他们在建成事功后必十百倍地取得报偿;只有“以心而伟大的英雄” 才是独立的创造,他们只有奉献,没有夺取,终生如鲁迅所说的吃草挤奶。因此,历时越久,未来的人更能认知其伟大。

    因此,历史终将证明,鲁迅即使不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伟人,也 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第一伟人。郁达夫在鲁迅死后曾说,一个不 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郁达夫是看到了鲁迅生前所受的攻击、污蔑和中伤的;而且 也看到他死后所得的评价,哪怕是肯定的评价也未能惬心贵当,故而 发出了如此的感慨。他不及看到鲁迅死后半个多世纪围绕着鲁迅的一切,而且这一切还将继续下去,直到围绕着鲁迅而生发的一切公私恩 怨为历史所刷淡。到那时,对伟人的一切咒骂、中伤、曲解纷纷剥落, 成了伟人巨像下的尘埃,甚至累积成小丘,倒反而会化为这座像的自然景观中的一点点缀,即使只能供游人践踏,总还不失是历史的沉渣。

    但对和鲁迅尚贴近或时距不远的当代人,那些曲解和污蔑鲁迅的 材料却是很现实的教材,从这里可以看出伟人是怎么战斗过来的,他 又怎么正是在战斗中,靠这些未来的尘埃而成就其伟大的。甚至对未来的历史家,即使对这些灰埃不屑一顾,或带着怜悯的目光督视它们 一眼,或许也能激起点历史的感兴,在选择中汲取些可供描塑伟人的 对比资料,并遥想当年曾有那么许多高矮不等的侏儒而不解,而想起韩愈“蚍蜉撼大树”的诗句,勾起点思古之幽情吧。

    房向东先生前年出版了《鲁迅与他骂过的人》,意在聚集鲁迅生 前环绕着他的嘀嘀咕咕,对显豁鲁迅的伟大有益;现在他又奋力写成 《鲁迅,最受诬蔑的人》,是聚集鲁迅死后环绕着他的嘁嘁喳喳,对显豁鲁迅的伟大同样有益。鲁迅生前曾多次说,他的所以要活着,努 力眷护生命,与其是为了爱他的人,无宁是为了敌人,要让那些不是 东西之徒因他活着而不舒服。鲁迅死了那么久,仍然有那么多人咒骂,证明他威灵犹在,仍同活着时那样使某些人不舒服,也证明鲁迅不朽。 忘了是布瓦洛还是拉辛说过:“世上没有被捧成的伟人,更没有伟人 会因咒骂而变得渺小。”鲁迅正验证着这句话。我曾应约为作者的前一本书作序,因此也乐意为这本《鲁迅:最 受诬蔑的人》写下这点意见,即:未来的历史家将比当代人对鲁迅的 评价高得多!

    (《鲁迅:最受诬蔑的人》,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