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鲁迅和他的小说

鲁迅和他的小说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张柠

    第一次读鲁迅小说的时候,我比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也大不了多少。那 是70年代“文革”快结束的时候。《狂人日记》中有这样的话:“那赵家 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 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我没有认为这 是疯子的话,只觉得这些话跟我很亲近,最能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我心里在问,这位作家难道也过着跟我一样的日子吗?我将这些话抄在自己的小日 记本上,藏在枕头底下。我的父亲尽管被造反派整得够呛,但他自己身上也 有一股浓烈的造反派脾气。他根本不尊重我的**,擅自将我的小日记本从枕头底下翻出来,还嘲弄地对我说:赵家的狗是谁?谁想害你?你还读鲁迅 ?不要不懂装懂了!“赵家的狗”当然是影射父亲单位上那些穷凶极恶的造 反派和他们的儿子们了;但在我的潜意识里,父亲大概也应该算上。这能跟他说吗?尽管遭到嘲笑之后我再也不抄那些话了,但我还是偷偷地将那本名为《 呐喊》的短篇小说集拿来读。那是一本土黄色封皮的书。封面上有一幅鲁迅的浮雕像,肿眼泡,突出的嘴巴,很严肃似的。那里面的大多数(如《药》 、《阿Q正传》、《风波》等)我都读不懂,但《孔乙已》、《故乡》、《 狂人日记》等篇,自以为还是懂了。我羡慕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他能在孔乙已来喝酒的时候大声地笑。我很少有笑的机会。父母回到家里,脸上挂着从 社会上带来的怨气,在饭桌上“斗争”我,我已羡慕那小伙计能遇上孔乙已 那样的善良人,竟将为数不多的 香豆分给孩子们吃。我遇到的都是“乌眼鸡”、“赵家的狗”,恨不得将你吃了。当然,我也被鲁迅的描写所感染, 也知道为孔乙已最后的遭遇而感伤,没有完全铁石心肠。此前,我经常能读到的是《大刀记》、《东平湖的鸟声》、《艳阳天》 之类的玩艺儿。鲁迅的小说在我面前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更令人倍感亲切的是,他好像专门是写给那些身处逆境、无助无援的弱小者读的。《狂人 日记》那种对现实感受的敏感性、《孔乙已》中那种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关注 ,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于鲁迅那种犀利的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