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鲁迅和他的小说

鲁迅和他的小说(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刺文风,我当时并不能理解,因而印象不深,直到自己长大成人了,才开始欣赏他这一点。也就是 说,鲁迅在我脑海里所留下的更长久的印象,还是他小说中的那种敏感的、 善良的、极富同情心的要素。说到“思想家”、“战斗家”这些东西,这跟一位十三四岁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又是乌鸦炸酱面,又是乌鸦炸酱面!……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 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这是鲁迅的历史小说《奔月》 里嫦娥埋怨丈夫羿的话。我本来不想谈鲁迅,也是怕那些“嫦娥”们的埋怨:“又是鲁迅,又是鲁迅!我们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生在这样一个国 家,整天只有一个鲁迅可说!”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谈到20世纪对中国 人有影响的书这个话题时,鲁迅就像你面前一棵绕不开的大树。敬仰他的,利用他的,研究他的,糟蹋他的,什么角色没有!他不但影响了喜欢他的人 ,也影响了不喜欢他的人;不但影响了教授、博士,也影响了普通的中学生 ;不但影响了当官的,也影响了老百姓。有人喜欢他那不奴颜卑膝的硬骨头精神,有人喜欢他善骂的绍兴师爷脾气,有人喜欢他的艺术气质,有人喜欢 他的反艺术精神。有位青年作家说,鲁迅是一块“老石头”。的确,他成了 一块通灵的“石头”,一块20世纪中国的标志性“石头”,一块让人难忘的“石头”。我很喜欢鲁迅这个人和他的作品。但究竟喜欢他的什么呢?如果是从前 ,我便可以脱口而出,夸夸其谈,说自己喜欢鲁迅的犀利、敏感、善良等等。现在,我却不知道说什么了,原因是自己后来接受了一种所谓正规的文学 训练,知道了“深浅”,结果是“小曲好唱口难开”,“你说便是你的错” 。那些人将鲁迅变成了一门“学问”,弄出了一大批学术权威。“鲁迅学”从一种迷雾落入了另一种迷雾。那些张口闭口都是鲁迅的人,俨然一副鲁迅 的派头,而真正的鲁迅精神却荡然无存。我们日常所见的,常常是些卑琐而 功利的软蛋,阴毒而好斗的小人。倘若鲁迅在世的话,这些家伙免不了又要挨骂了。说到“骂”,即使那些学鲁迅骂人的人也显得等而下之,相比而言 ,不过是像阿凡提所说的“兔子的汤的汤”罢了。南方都市报1999年0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