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鲁迅的命运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鲁容---北京日报
21世纪快到来了,大家纷纷回顾、反思、总结过去的一百年, 而对未来的一百年进行展望、预测、设计。
20世纪的鲁迅,我们总算知道一些。他的那一百年是怎样的 一百年呢?以我看来,基本上是他“运交华盖”的一百年。他逝 世前的几十年,备受国粹派、现代派、保守派、革命派、左派、右派的讽刺、笑骂、诅咒、攻击;逝世后的半个世纪也不得安 生,无意的误解,有意的曲解,只责他骂人,不提人骂他,扬其 前期,抑其后期,重其小说,轻其杂文。至于视鲁迅为异类,为绊脚石,为怪物,为落伍,为反动,为封建余孽,或以青年名 义、或以革命名义、或以无产阶级名义,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事, 更是史不绝书。除不掉,则视情况而利用之,不但当敲门的砖,而且当打人的砖,几乎闹得他老人家身败名裂。那么,21世纪鲁迅的命运会是怎样呢?如果我们这个深具封 建传统的古老的国家还没有真正的脱胎换骨,猜想他老人家的命 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不待别人来问,我自己都会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 当前,至少在百年内,要鲁迅有什么用呢?他不能帮你脱贫、开 发、创收、致富,他不能协助抗洪、抗旱、抗沙尘暴,他无力反贪、破案、惩治车匪路霸票贩子、打击贩黄吸毒嫖娼拐卖妇女儿 童,他在解放台湾、两岸统一的进程中,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您说他老先生到底有什么用?
不过也不能说他完全是个“梁山军师——吴(无)用”。不 是还要讲精神文明吗?不是还要讲百年大计、科教为本吗?不是 还要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最近不是更提出了狠抓素质教育的问题了吗?这些方面,我想鲁迅还是应该有些用处的。因为深 思熟虑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的问题,恰是鲁迅的长项,为他终 身所关注。从他的“立人”、“人国”思想,一直具体到怎样做父亲,怎样教育儿童,国民性中哪些弱点必须改革,改革者应具 什么样的素质,诸如此类,他都在他的著作中给我们留下了弥足 珍贵的意见,直到今天读起来仍然感到发人深省。比如要达到“树人”的目的,还是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而我以为较有效的办 法之一,就是普及鲁迅,普及鲁迅的著作。
因此,尽管鲁迅的华盖运在21世纪仍会继续交下去,对鲁迅 及其著作毫无理由的贬低、嘲讽、诽谤、否定,以至谩骂,今后 肯定还会有的,在某种气候下也许还要加重。但对我们这些被誉为“吃鲁迅饭的”人来说,鲁迅这碗饭还是可以继续吃下去。归 根结柢,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还是需要鲁迅,需要鲁迅那 样的硬骨头,那样高瞻远瞩、苦干实干、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忧国忧民、不惜“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
但在我们12亿还打不住的人口中,究竟有多少是粗知鲁迅其 人其文并对他真正有些基本理解的呢?没有进行调查,估计也许 95%以上包括我自己,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1世纪快到来了,大家纷纷回顾、反思、总结过去的一百年, 而对未来的一百年进行展望、预测、设计。
20世纪的鲁迅,我们总算知道一些。他的那一百年是怎样的 一百年呢?以我看来,基本上是他“运交华盖”的一百年。他逝 世前的几十年,备受国粹派、现代派、保守派、革命派、左派、右派的讽刺、笑骂、诅咒、攻击;逝世后的半个世纪也不得安 生,无意的误解,有意的曲解,只责他骂人,不提人骂他,扬其 前期,抑其后期,重其小说,轻其杂文。至于视鲁迅为异类,为绊脚石,为怪物,为落伍,为反动,为封建余孽,或以青年名 义、或以革命名义、或以无产阶级名义,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事, 更是史不绝书。除不掉,则视情况而利用之,不但当敲门的砖,而且当打人的砖,几乎闹得他老人家身败名裂。那么,21世纪鲁迅的命运会是怎样呢?如果我们这个深具封 建传统的古老的国家还没有真正的脱胎换骨,猜想他老人家的命 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不待别人来问,我自己都会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 当前,至少在百年内,要鲁迅有什么用呢?他不能帮你脱贫、开 发、创收、致富,他不能协助抗洪、抗旱、抗沙尘暴,他无力反贪、破案、惩治车匪路霸票贩子、打击贩黄吸毒嫖娼拐卖妇女儿 童,他在解放台湾、两岸统一的进程中,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您说他老先生到底有什么用?
不过也不能说他完全是个“梁山军师——吴(无)用”。不 是还要讲精神文明吗?不是还要讲百年大计、科教为本吗?不是 还要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最近不是更提出了狠抓素质教育的问题了吗?这些方面,我想鲁迅还是应该有些用处的。因为深 思熟虑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的问题,恰是鲁迅的长项,为他终 身所关注。从他的“立人”、“人国”思想,一直具体到怎样做父亲,怎样教育儿童,国民性中哪些弱点必须改革,改革者应具 什么样的素质,诸如此类,他都在他的著作中给我们留下了弥足 珍贵的意见,直到今天读起来仍然感到发人深省。比如要达到“树人”的目的,还是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而我以为较有效的办 法之一,就是普及鲁迅,普及鲁迅的著作。
因此,尽管鲁迅的华盖运在21世纪仍会继续交下去,对鲁迅 及其著作毫无理由的贬低、嘲讽、诽谤、否定,以至谩骂,今后 肯定还会有的,在某种气候下也许还要加重。但对我们这些被誉为“吃鲁迅饭的”人来说,鲁迅这碗饭还是可以继续吃下去。归 根结柢,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还是需要鲁迅,需要鲁迅那 样的硬骨头,那样高瞻远瞩、苦干实干、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忧国忧民、不惜“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
但在我们12亿还打不住的人口中,究竟有多少是粗知鲁迅其 人其文并对他真正有些基本理解的呢?没有进行调查,估计也许 95%以上包括我自己,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