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不堪比鲁迅论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朱海军
在《鲁迅研究》月刊难以为继、而“钱学”如日中天之际,我一直很想知道钱钟书怎样评价鲁迅。然而遍读钱钟书已经出版的全部著作,未发现一次鲁迅之名。“煌煌巨著”《管维编》在中国古代小说史方面多处与鲁迅论述不谋而合或不一致,却不提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亦然)。最后终于在“誉满神州”的《钱钟书传》中找到了钱钟书到美国讲学回答提问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鲁迅的小说太短气(short-winded),像《阿Q正传》就该删削一下。这让酷爱鲁迅小说又熟知钱钟书小说的我义愤填膺!
鲁迅激愤于日本课堂上那张中国人围观中国人被杀的幻灯片,决意扔柳叶刀操羊毫笔。这一事件本身标志着中国人一次雪毫的觉醒,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鲁迅是以伟大的思想家的姿态从事小说创作的,由于鲁迅有着对旧中国社会的痛切体验,又饱涵中外古今小说艺术修养,他的每一篇小说不重复地蕴含着他对中国社会弊病,中国民族文化性格劣根性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揭示。鲁迅将所谓的“启蒙小说”写尽写绝了,他塑造的典型形象达到了饱和。也就是说,没有人能给“鲁迅式”小说再增一篇,没有人能给“鲁迅式”小说人物再添一个。《呐喊》和《彷徨》作为一个时代的全景式的艺术反映,是“完成形态”的文学经典。
而钱钟书的《人、兽、鬼》和《围城》都只是玩世不恭者的游戏之笔。《人、兽、鬼》各篇没有时代背景、没有地域性,是书斋里翻飞的想象,只如高空变幻的浮云。《围城》之书名乍听颇有硝烟味,又是写抗战时期,它却没有在任何意义上反映出那个时代主流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是永恒哲理?一个已经沉淀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鲁迅研究》月刊难以为继、而“钱学”如日中天之际,我一直很想知道钱钟书怎样评价鲁迅。然而遍读钱钟书已经出版的全部著作,未发现一次鲁迅之名。“煌煌巨著”《管维编》在中国古代小说史方面多处与鲁迅论述不谋而合或不一致,却不提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亦然)。最后终于在“誉满神州”的《钱钟书传》中找到了钱钟书到美国讲学回答提问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鲁迅的小说太短气(short-winded),像《阿Q正传》就该删削一下。这让酷爱鲁迅小说又熟知钱钟书小说的我义愤填膺!
鲁迅激愤于日本课堂上那张中国人围观中国人被杀的幻灯片,决意扔柳叶刀操羊毫笔。这一事件本身标志着中国人一次雪毫的觉醒,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鲁迅是以伟大的思想家的姿态从事小说创作的,由于鲁迅有着对旧中国社会的痛切体验,又饱涵中外古今小说艺术修养,他的每一篇小说不重复地蕴含着他对中国社会弊病,中国民族文化性格劣根性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揭示。鲁迅将所谓的“启蒙小说”写尽写绝了,他塑造的典型形象达到了饱和。也就是说,没有人能给“鲁迅式”小说再增一篇,没有人能给“鲁迅式”小说人物再添一个。《呐喊》和《彷徨》作为一个时代的全景式的艺术反映,是“完成形态”的文学经典。
而钱钟书的《人、兽、鬼》和《围城》都只是玩世不恭者的游戏之笔。《人、兽、鬼》各篇没有时代背景、没有地域性,是书斋里翻飞的想象,只如高空变幻的浮云。《围城》之书名乍听颇有硝烟味,又是写抗战时期,它却没有在任何意义上反映出那个时代主流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是永恒哲理?一个已经沉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