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没完没了的“华盖运 绍兴:1910-1912

没完没了的“华盖运 绍兴:1910-1912(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一条青石板小路,这边人晾衣服,衣架能够着对面的屋檐。1972年,听说访华的尼克松可能来绍兴,上边一声令下,连夜施工,民居很快被拆掉了,一个月后,这里变出一条宽阔的马路。

    “水乡”绍兴自古就有水乡之称,水道纵横,桥梁众多,乌篷船是主要运输工具。绍兴城区地道的小桥流水,只有八字桥一带还依稀可见。长庆寺在鲁迅故居以北,童年的鲁迅常来此游玩,从这片低矮的青瓦房向北望去,只见两栋高楼拔地耸立,那是人民银行大楼和亚都大厦,把民居衬得更加矮小了。

    记者来到绍兴西部的东浦镇,站在一条水道边,满以为能看到仍在使用的乌篷船,却见到了68岁的邵康建老人,他驾着机船,刚刚从绍兴帮人拉货回来。他的船已是当地还在开动的最后一艘了。

    安桥头是鲁迅外婆家,当地的农家风情,鲁迅在《社戏》等作品中有最动人的描述。鲁迅当年坐船的三四个钟头路程,如今坐车只要1个小时就到了。从下车的地方到鲁迅外婆家,还有1里多路,道路两边是十几栋别墅和厂房,彩色的墙砖和黑玻璃幕墙,在正午的阳光下分外晃眼。   村里似乎看不到一个年轻人。在故居门口,六七个老头正坐在石头槛上聊天,他们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闰土的子孙们我见到了章贵,这位“闰土”原型的孙子,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的岗位上退休后,正安享晚年。他的儿子,则是当地一家证券公司的“红马甲”。我在鲁迅纪念馆前遇到了一个农民,满脸皱纹,满头灰白相间的头发,拼命地蹬车。他叫王保庚,绍兴具鉴湖镇江家楼村人。他家原有的2亩地,已在郊区城市化的浪潮中被吞没了,儿子女儿还没有成家立业。他的容貌,尤其是神态,像极了木刻画中的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