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没完没了的“华盖运 绍兴:1910-1912

没完没了的“华盖运 绍兴:1910-191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南方网-南方周末很少有一个城市如此紧密地和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走在绍兴街头,“鲁迅”的名字随处可见:鲁迅路、鲁迅图书馆、鲁迅中学、鲁迅小学、鲁迅幼儿园……当地和鲁迅有关的地名与机构,据说不下30个,而该市最大的一个城市广场,最近也有了以鲁迅命名的打算。

    今日绍兴,鲁迅不仅是文化巨人,而且还成了一个含义宽广的文化符号。对于政府,“鲁迅”是张免费的城市名片;对于旅游业,鲁迅是该市旅游资源的源头;对于商界,鲁迅及其作品,则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财富。

    鲁迅路西段称得上是“鲁迅牌”产品的展览馆:百米来长的一段路,店铺总有10多家:“鲁镇牌”糟鸡、酱鸭专卖、“七斤嫂”乌干菜、“华老栓”土特产、“孔乙己”土特产有限公司、“孔乙己牌”茴香豆、“祥林嫂牌”茴香豆……名叫“咸亨”的酒店有好几家,名头最大的咸亨酒店,一碟茴香豆6元,一盘霉干菜烧肉10多元,如果“孔乙己”们在世,恐怕今天也不敢随便进去,可外地游客仍一批批往里拥。

    鲁迅纪念馆是全国5家鲁迅纪念馆中较早成立的,建国初期,当地政府即着手对鲁迅故居进行修缮保护。据副馆长裘士雄先生介绍,鲁迅1919年将全家从绍兴迁到了北京,新台门的故居卖给了别人,家具都送给了亲戚朋友。

    穿过鲁迅故居深深浅浅的几进房屋,到头,就是百草园。

    三味书屋的入口处,有几个铺子出售珍珠项链、纸扇等工艺品,里面不大,其实只是几间房和一个小小的庭院。“三味书屋”的匾还在,匾额下的那幅《松鹿图》,据说已是复制品,刻有“早”字的课桌,靠在房间一角,据说是依当年的原样仿造的。

    裘士雄介绍说,过去这里全是民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