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漫画”
《施蛰存作品集》作者:施蛰存作品集 2017-04-13 14:05
日本国明治维新期间,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文化新名词。我国吸收西
方文化迟了一些,在本世纪初才开始起步。因此,我们有许多西方文化名词,在早期,
都是沿用日本人制造的汉字译名而懒得自己制定。“漫画”这个名词也是其中之一。
我记得这个名词在中国出现和流行,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当时上海有一群美
术家办了《上海漫画》、《上海泼克》等刊物,开始有了漫画。报纸副刊上也每日都有
社会的或政治性的讽刺漫画。我的同乡先辈黄文农大约是中国第一代的漫画家。他的画
还是用中国毛笔画的。随便勾勒几笔,不重在画的技巧,而重在画的寓意。他有几幅政
治讽刺画是很尖锐泼辣的。当时一见报,就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今天的华君武的画风,
可以说是黄文农的苗裔。与黄文农同时的,还有丁悚,即丁聪的父亲,他以画仕女月份
牌著名,但他的漫画在当时报刊上出现的也不少。他的笔法,已是西方风格三十年代是
漫画繁荣鼎盛的时期。张光宇、正宇昆仲、鲁少飞、许幸之、丰子恺、叶浅予,都崛起
于那几年。稍后一些,则有郭建英、丁聪、章西厓、华君武等人。这只是我印象较深的
一群,还有不少漫画家,都曾彪炳一时,可惜从我的记忆中隐退了。
这几十年来,不能不说是漫画冷落不振的时期。大约有些人以为漫画就是讽刺画,
而讽刺是得罪人、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文化迟了一些,在本世纪初才开始起步。因此,我们有许多西方文化名词,在早期,
都是沿用日本人制造的汉字译名而懒得自己制定。“漫画”这个名词也是其中之一。
我记得这个名词在中国出现和流行,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当时上海有一群美
术家办了《上海漫画》、《上海泼克》等刊物,开始有了漫画。报纸副刊上也每日都有
社会的或政治性的讽刺漫画。我的同乡先辈黄文农大约是中国第一代的漫画家。他的画
还是用中国毛笔画的。随便勾勒几笔,不重在画的技巧,而重在画的寓意。他有几幅政
治讽刺画是很尖锐泼辣的。当时一见报,就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今天的华君武的画风,
可以说是黄文农的苗裔。与黄文农同时的,还有丁悚,即丁聪的父亲,他以画仕女月份
牌著名,但他的漫画在当时报刊上出现的也不少。他的笔法,已是西方风格三十年代是
漫画繁荣鼎盛的时期。张光宇、正宇昆仲、鲁少飞、许幸之、丰子恺、叶浅予,都崛起
于那几年。稍后一些,则有郭建英、丁聪、章西厓、华君武等人。这只是我印象较深的
一群,还有不少漫画家,都曾彪炳一时,可惜从我的记忆中隐退了。
这几十年来,不能不说是漫画冷落不振的时期。大约有些人以为漫画就是讽刺画,
而讽刺是得罪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