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施蛰存作品集章节目录 > 《四婵娟》注释本序

《四婵娟》注释本序(2/2)

施蛰存作品集作者:施蛰存作品集 2017-04-13 14:05
    教,我在上海当亭子间作家,此后的岁月,我们就比较疏远,连通信也没有过去的勤了。

    江清在东南大学原是修英国文学的,进了清华园以后,逐渐放弃英国文学而热中于

    古典文学。在陈寅恪先生的影响下,他的研究方法也走上了考证的道路,于是他写出了

    《八仙考》和《花蕊夫人宫词考证》。同时,听说他又对元明戏曲发生了兴趣,这或许

    是受了王国维、吴梅的影响。不久,又听说他非但深入到戏曲研究,而且还很高兴唱曲

    子。他和俞平伯、朱自清、陈岱孙等人办了一个谷音曲社。

    一九三三年,江清在清华任教已满五年,照例可以休假一年,并以公费出国游学。

    他决定到英国去,暑假中到上海来候船,住在八仙桥青年会,于是我和他又有了晤谈几

    天的机会。有一天,我看见他的旅行包里有一支笛。我心想:你到英国去还要吹笛子吗?

    岂知他到了英国,不但在寓所里吹笛,还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中忽然唱起昆曲来,惹得同

    车的英国人以为他是一个中国疯子。

    一九三九年,清华、北大都迁到昆明,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江清也来了。当时我

    和吕叔湘都在云南大学。于是我们在翠湖旁边的承华圃街合租了几间民房作为宿舍。在

    这一段岁月中,我经常听到江清在屋子里吹笛拍曲。

    今天看了汉明的文稿,她父亲的曲迷风度又浮现在我眼前,想不到他有一个女儿,

    也喜欢研究古典戏曲,能继承她父亲的爱好和工作,这真可以说是“中郎有女”,能传

    家学,岂非也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

    给人家的著作写序文,尽管有各种不同的写法,话题总离不了这本著作或其作者。

    现在我在这两方面都已谈到,似乎可以说完成了任务。那么,就算它是一篇序文,不知

    自愧地让它放在卷首吧。

    一九八七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