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施蛰存作品集章节目录 > 重佣黄金》题记

重佣黄金》题记

施蛰存作品集作者:施蛰存作品集 2017-04-13 14:05
    一九二○年代,有一群浙**年,由于种种不同的遭遇,流浪在北京。他们做小职

    员、小买卖,勉强维持生活,但同时他们都迫切需要文化,需要知识。情况好一些的,

    便到北京大学去旁听,或参加工读互助团。情况差一些的,只能向图书馆或街头报刊中

    去猎取他们的精神粮食。他们是受到新文学运动直接影响的第一代文学青年。他们追随

    着鲁迅、冰心、俞平伯、朱自清等较早一些作家的脚迹,开始写作新文学的散文、诗或

    小说。他们的作品在京沪报刊上发表,逐渐露出头角,使他们成为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

    年期间的知名作家。在这一群作家中,我所熟悉的有冯雪峰、姚蓬子、许钦文、魏金枝

    和王鲁彦。

    一九二九年我在上海闸北宝山路世界语学会绿光社,由姚蓬子的介绍认识了王鲁彦。

    当时我对他的情况毫无所知。只知道他是一位世界语学者,曾陪同盲诗人爱罗先珂工作

    过一段时间。他送了我一本《花束》,这是他从世界语译出的一本极有趣味的民俗学小

    书。这以后,他为衣食而奔走,离开了上海,我才开始看到他的小说。到一九三二年,

    我办《现代》杂志,他常有作品寄给我,后来他编了一本小说集《屋顶下》,收在我编

    的《现代创作丛刊》中。一九三六年我离开上海去杭州养病,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

    发,在上海的文艺界朋友一时星散,从此我和鲁彦就没有再见面的机会。大概前后不过

    五六年的时间,我和鲁彦会晤闲谈的机会最多只有五六次,但他给我的印象却是很深的。

    在鲁迅的前导之下,许钦文、魏金枝和王鲁彦的小说都是以浙江农村或小城镇的世

    态人情为题材内容。他们对这一地区的封建社会,都是痛心疾首的。他们描写的故事,

    都是忠厚善良的劳动人民怎样为土豪劣绅、恶霸地主所压榨,怎样为封建礼教所迫害。

    鲁迅曾经把他们的作品称为“乡土文学”,并且在许钦文和王鲁彦之间指出了他们俩在

    创作方法上的异同。茅盾写过一篇《王鲁彦论》,指出鲁彦的早期作品的创作方法有

    “教训主义”的倾向,似乎作品的艺术性就差了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