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庄子论人生(4)(2/2)
《老庄论道》作者:罗安宪 2017-04-13 14:00
·尽心上》)又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吕氏春秋·不二》篇讲:“阳生贵己。”
孟子以“为我”为杨朱思想的基本特征,可能有夸大的性质。孟子说“杨子取为我”,其证据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后世也多以“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来概括杨朱的思想。
但这一概括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在先秦文献中,只有孟子对杨朱思想作这种概括,其他如《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提到杨朱,或论及杨朱的思想,但情况并非如孟子所言。另外,孟子讲杨朱“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而“拔一毛”利天下,为什么不为?孟子也没有做出任何说明。所以其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也不得而知。
而《韩非子》书有一条相关材料,也许有助于理解杨朱思想的实际。《韩非子·显学》篇讲:
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
这里所讲的,可以代表杨朱的思想倾向。孟子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其真实含义原来不过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但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认为这是“轻物重生”,而不认为这就是“为我”。
以“轻物重生”概括杨朱的思想,与《淮南子》对于杨朱的概括说明恰好相合。《淮南子·汜论训》讲:“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言也,而孟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与韩非讲的“轻物重生”,意思是一致的。《淮南子》评论杨朱,也提到孟子,但也没有以“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来概括杨朱的思想,而认为杨朱思想的特点是“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孟子以“为我”为杨朱思想的基本特征,可能有夸大的性质。孟子说“杨子取为我”,其证据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后世也多以“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来概括杨朱的思想。
但这一概括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在先秦文献中,只有孟子对杨朱思想作这种概括,其他如《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提到杨朱,或论及杨朱的思想,但情况并非如孟子所言。另外,孟子讲杨朱“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而“拔一毛”利天下,为什么不为?孟子也没有做出任何说明。所以其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也不得而知。
而《韩非子》书有一条相关材料,也许有助于理解杨朱思想的实际。《韩非子·显学》篇讲:
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
这里所讲的,可以代表杨朱的思想倾向。孟子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其真实含义原来不过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但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认为这是“轻物重生”,而不认为这就是“为我”。
以“轻物重生”概括杨朱的思想,与《淮南子》对于杨朱的概括说明恰好相合。《淮南子·汜论训》讲:“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言也,而孟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与韩非讲的“轻物重生”,意思是一致的。《淮南子》评论杨朱,也提到孟子,但也没有以“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来概括杨朱的思想,而认为杨朱思想的特点是“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