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卦:顺天应人,谨慎革新而后成(2/2)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作者:常桦 2017-04-13 13:47
心。
《象辞》说:“有老虎那样威猛的气度”,说明其人仪表威严,光彩照人。
上爻阴:君子精神振奋,但基层官兵一反常态。筮遇此爻,占问征伐,则凶险。卜问居处则吉利。
《象辞》说:“君子精神振奋”,说明其仪态清朗雍容。小人洗心革面,说明小人去恶从善,服从君上。
革卦紧接井卦后。《序卦传》云:“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周易集解》称引晋韩康伯注解释说:“井久则浊秽,宜革易其故也。”革卦象征变革,强调及时扫清障碍的大胆改变。从社会人事角度看,唐孔颖达《五经正义》称:“革者”改变之名也。此卦明改制革命也。”
广德二年(764年),刘晏开始办江、淮漕运时,唐政府全年财政收入不过400万缗。到大历末(大历,766至779年)年,就增加到1200多万缗。增加的部分,十分之七来自江淮盐利。他贯彻“以爱民为先”和重视生产的理财方针,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定民生。广德二年,唐政府所统辖地区有户293万,到大历末年,增加到380万户,前后增加了90万户。所增加的户口,都是在刘晏管辖经济的地区内。这都得益于刘晏卓有成效的工作。
刘晏的工作方法和取得的成就,必然受到惯于对人民“竭泽而渔”的昏聩官僚的抵制、反对和仇恨。
为了使自己的主张能顺利推行,他不得不在一些小的方面向他们妥协。但在坚持理财方针这样的原则问题上,却毫不退让。权贵们视刘晏所管辖之事为鱼肉人民的美差,又为了干预和控制刘晏的工作,因此总想把子弟亲友安插到他们的机构内。刘晏对此类事情的处置很讲究方法,“虽权贵干请,欲假职士者,晏厚以禀入奉之,然未尝使亲事”。即给这些人以丰厚的薪俸,而不让他们处理事情。这样既可以部分地满足权贵们的要求,将压力大大减少,又可使财经工作牢牢掌握在可靠而有才干的人手里。显示了刘晏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处理人事关系的原则。即使这样,他与权贵们之间的矛盾无法彻底消除,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与宰相元载的冲突。
元载为人狡诈,但深得肃宗倚重。当宰相后,他更加肆无忌惮地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专权骄横。唐代宗也无法忍受下去了,派刘晏审问他。元载被处死。元载的党羽之一、吏部侍郎杨炎也被贬为道州司马。从此,他和刘晏生出怨隙,伺机为元载复仇。德宗继位后,重用杨炎,杨炎趁机陷害刘晏,将刘晏秘密杀害。刘晏的死讯传出,人们议论纷纷,“天下以为冤”。有的节度使上表,公开讥斥朝廷:“诛晏大暴,不加验证,先诛后诏,天下骇惋。”
刘晏前后处理经济问题达20年,但他勤俭节约,廉洁朴素,他的反对者们,以为他表面装得寒酸,家中必有广蓄,竭力主张抄他的家,但抄查的结果,“惟杂书两乘,米麦数斛”。事实证明,刘晏是封建朝廷中,少有的清廉正直之士。
刘晏含冤而死,但他培养的一大批经济管理人才继续在唐政府中担任经济工作。他的经济改革使原本已经显出疲态的唐王朝收益良多,继续维持了100多年。
《象辞》说:“有老虎那样威猛的气度”,说明其人仪表威严,光彩照人。
上爻阴:君子精神振奋,但基层官兵一反常态。筮遇此爻,占问征伐,则凶险。卜问居处则吉利。
《象辞》说:“君子精神振奋”,说明其仪态清朗雍容。小人洗心革面,说明小人去恶从善,服从君上。
革卦紧接井卦后。《序卦传》云:“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周易集解》称引晋韩康伯注解释说:“井久则浊秽,宜革易其故也。”革卦象征变革,强调及时扫清障碍的大胆改变。从社会人事角度看,唐孔颖达《五经正义》称:“革者”改变之名也。此卦明改制革命也。”
广德二年(764年),刘晏开始办江、淮漕运时,唐政府全年财政收入不过400万缗。到大历末(大历,766至779年)年,就增加到1200多万缗。增加的部分,十分之七来自江淮盐利。他贯彻“以爱民为先”和重视生产的理财方针,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定民生。广德二年,唐政府所统辖地区有户293万,到大历末年,增加到380万户,前后增加了90万户。所增加的户口,都是在刘晏管辖经济的地区内。这都得益于刘晏卓有成效的工作。
刘晏的工作方法和取得的成就,必然受到惯于对人民“竭泽而渔”的昏聩官僚的抵制、反对和仇恨。
为了使自己的主张能顺利推行,他不得不在一些小的方面向他们妥协。但在坚持理财方针这样的原则问题上,却毫不退让。权贵们视刘晏所管辖之事为鱼肉人民的美差,又为了干预和控制刘晏的工作,因此总想把子弟亲友安插到他们的机构内。刘晏对此类事情的处置很讲究方法,“虽权贵干请,欲假职士者,晏厚以禀入奉之,然未尝使亲事”。即给这些人以丰厚的薪俸,而不让他们处理事情。这样既可以部分地满足权贵们的要求,将压力大大减少,又可使财经工作牢牢掌握在可靠而有才干的人手里。显示了刘晏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处理人事关系的原则。即使这样,他与权贵们之间的矛盾无法彻底消除,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与宰相元载的冲突。
元载为人狡诈,但深得肃宗倚重。当宰相后,他更加肆无忌惮地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专权骄横。唐代宗也无法忍受下去了,派刘晏审问他。元载被处死。元载的党羽之一、吏部侍郎杨炎也被贬为道州司马。从此,他和刘晏生出怨隙,伺机为元载复仇。德宗继位后,重用杨炎,杨炎趁机陷害刘晏,将刘晏秘密杀害。刘晏的死讯传出,人们议论纷纷,“天下以为冤”。有的节度使上表,公开讥斥朝廷:“诛晏大暴,不加验证,先诛后诏,天下骇惋。”
刘晏前后处理经济问题达20年,但他勤俭节约,廉洁朴素,他的反对者们,以为他表面装得寒酸,家中必有广蓄,竭力主张抄他的家,但抄查的结果,“惟杂书两乘,米麦数斛”。事实证明,刘晏是封建朝廷中,少有的清廉正直之士。
刘晏含冤而死,但他培养的一大批经济管理人才继续在唐政府中担任经济工作。他的经济改革使原本已经显出疲态的唐王朝收益良多,继续维持了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