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卦:刚决柔也,中怀韬以除大恶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作者:常桦 2017-04-13 13:47
夬卦:刚决柔也,中怀韬以除大恶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九三:壮于,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释义与阐幽】
三画卦乾在下体,三画卦兑在上体。夬:把小人的坏事扬于天子朝廷那里。以至诚之心号召众人而又心存危惧。舆论从自己的国邑树起,不利于从戎尚武,却要有所作为。
《彖传》说:决就是决断的意思,是刚决去柔。健而能悦,决而能和。(把小人罪恶)宣扬于天子朝廷,(小人罪恶)是一柔乘五刚。以至诚之心号召众人而又心怀危厉;惟其心存危厉,君子之道乃能光大。舆论从自己的国邑兴起,不利于即戎尚武,(否则)所得到的支持援助就没有了。利于有所作为,刚长的全部过程就算完成。
《象辞》说:泽上于天,(一旦决注而成雨)这就是决。君子以此施恩泽给下民,居德而不施于民,是大忌不为的。
初爻阳:事态刚刚产生,若急匆匆前去处置,不能完成使命还会造成灾祸。
《象辞》说:没有取胜的把握而冒然去干,这本身就是过失和灾害。
第二爻阳:心怀警惕而号召同志,夜间有敌来犯,但不足为患。
《象辞》说:有小人来袭亦无须忧虑,是因为九二居中,有中正之德。
第三爻阳:(决去小人的)急切壮志表现在颧骨(脸面)上,这是有失败的危险的。九三这个君子有决去小人的不能调和的志向,自己单独行动偶然遇上了雨(雨指小人上六),好像被雨濡染了,(与小人同流合污了),引起众君子的不满,(这是暂时的)最终是没有过失和灾害的。
《象辞》说:君子有决去小人决不可调和的志向,最终不会有过失和灾害。
第四爻阳:臀部负伤,(坐不下,必须走)走起来又踉踉跄跄。(若能)牵制住自己的羊一般的刚狠之性,悔恨就没有了。听到忠告之言,它不会相信的。
《象辞》说:九四其行趑趄,是由于它位不当(以阳居阴而且不中)造成的。不信忠告,是因为它耳目不聪明。
第五爻阳:(易感阴气而柔脆易折的)马齿苋般的决,(应当有咎)仅仅由于它阳刚中正居尊位,(毕竟有对上六小人决而又决的心和力)才得无咎。
《象辞》说:九五因有中正之道方得无咎,是由于它的中正之道未发扬光大所致。
上爻阴:没有经历苦难摧折,终难以成大事。
《象辞》说:没有经历过大的凶险,所做的事便无法保持长久。
夬卦在益卦之后,《序卦传》中说:“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夬卦主要讲了怎样清除小人的原则,这对于处于事业中的人而言,显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小人窃居高位,难以铲除,所以夬卦指明既要果决除奸,又要讲究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九三:壮于,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释义与阐幽】
三画卦乾在下体,三画卦兑在上体。夬:把小人的坏事扬于天子朝廷那里。以至诚之心号召众人而又心存危惧。舆论从自己的国邑树起,不利于从戎尚武,却要有所作为。
《彖传》说:决就是决断的意思,是刚决去柔。健而能悦,决而能和。(把小人罪恶)宣扬于天子朝廷,(小人罪恶)是一柔乘五刚。以至诚之心号召众人而又心怀危厉;惟其心存危厉,君子之道乃能光大。舆论从自己的国邑兴起,不利于即戎尚武,(否则)所得到的支持援助就没有了。利于有所作为,刚长的全部过程就算完成。
《象辞》说:泽上于天,(一旦决注而成雨)这就是决。君子以此施恩泽给下民,居德而不施于民,是大忌不为的。
初爻阳:事态刚刚产生,若急匆匆前去处置,不能完成使命还会造成灾祸。
《象辞》说:没有取胜的把握而冒然去干,这本身就是过失和灾害。
第二爻阳:心怀警惕而号召同志,夜间有敌来犯,但不足为患。
《象辞》说:有小人来袭亦无须忧虑,是因为九二居中,有中正之德。
第三爻阳:(决去小人的)急切壮志表现在颧骨(脸面)上,这是有失败的危险的。九三这个君子有决去小人的不能调和的志向,自己单独行动偶然遇上了雨(雨指小人上六),好像被雨濡染了,(与小人同流合污了),引起众君子的不满,(这是暂时的)最终是没有过失和灾害的。
《象辞》说:君子有决去小人决不可调和的志向,最终不会有过失和灾害。
第四爻阳:臀部负伤,(坐不下,必须走)走起来又踉踉跄跄。(若能)牵制住自己的羊一般的刚狠之性,悔恨就没有了。听到忠告之言,它不会相信的。
《象辞》说:九四其行趑趄,是由于它位不当(以阳居阴而且不中)造成的。不信忠告,是因为它耳目不聪明。
第五爻阳:(易感阴气而柔脆易折的)马齿苋般的决,(应当有咎)仅仅由于它阳刚中正居尊位,(毕竟有对上六小人决而又决的心和力)才得无咎。
《象辞》说:九五因有中正之道方得无咎,是由于它的中正之道未发扬光大所致。
上爻阴:没有经历苦难摧折,终难以成大事。
《象辞》说:没有经历过大的凶险,所做的事便无法保持长久。
夬卦在益卦之后,《序卦传》中说:“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夬卦主要讲了怎样清除小人的原则,这对于处于事业中的人而言,显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小人窃居高位,难以铲除,所以夬卦指明既要果决除奸,又要讲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