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章节目录 > 损卦:与时偕行,方可以百废待兴

损卦:与时偕行,方可以百废待兴(2/2)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作者:常桦 2017-04-13 13:47


    上爻阳:不用自我减损即可施益于人;必无咎害,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有所前往,必将得到广大臣民的拥戴而不限于一家。

    《象辞》说:“不用自我减损即可施益于人”,说明上九在得施惠天下的心志。

    损卦在解卦之后。《序卦传》云:“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如字面所示,其义为减损,在卦中甚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显然是针对于某一方面或整体大局的首脑而言的。从局势的发展过程来看,此时灾难业已缓解,暂时摆脱困境,虽说是一种解放;但首脑切不可因此而放松自己,甚或放纵行为,因为百废待兴,新的建设之时,又会产生新的隐患和困难潜伏其中。犹如一场洪涝灾害之后,洪水已退,人已无生命之虞,但是房倒屋塌,道路破坏,老弱衣食无靠,饥儿嗷嗷待哺,正在着急地等待救济呢!在此情况下,作为执政者,显然只能损上益下,从长远处着眼以求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执政者来说,既是一种策略上的要求,更应是人文思想的自觉运用。

    在汉初,由于楚汉之争四年多的战乱中,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凋敝。

    面对这种残破局面,汉高祖刘邦并没有注重自己作为君主的个人享受,而是把恢复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为此采取了一些特别的措施:

    首先,兵士罢归家乡。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军吏卒无爵或爵在大夫(五级爵)以下的晋爵为大夫,大夫以上的加爵一级,并一律免除本人及全家的徭赋。归农的军吏卒,按照军功大小,给予田宅。这些农民在和平安定环境下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成了汉初稳定农村秩序、恢复农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次,命令在战乱中聚于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故爵、田宅。承认各地小吏在战争时期占夺的土地。

    再次,因为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人,一律免为庶人。抑制商人,不许他们衣丝、操兵器、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做官,加倍征收他们的税赋,以限制商人对农民的兼并。减轻田租,十五税一。

    刘邦的一系列决策和措施,虽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无论是对于最高统治者还是对于最底层百姓,以及整个社稷民生,都是大有好处的。而刘邦之所以采取损国库(实质也就是他自己)财力而益人民的做法,其出发点也正是从长远发展考虑的。诚然,囿于时代的局限,他的具体措施和目的都有令后世存疑之处,但无论如何,这种行为本身,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其后产生的“文景之治”的安定繁荣局面,也证明了这种“损上益下、长远发展”的思想,是符合客观规律、无比正确的。

    所以,作为执政者,无论面对局部还是全局,都应当正确认识眼前及以后的客观形势,以“损上益下、长远发展”的思想作指导,当损则损,以暂时的阵痛换取长久的安稳和发展。否则,当自损时反自益,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尝到求益不成反而长损不息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