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背景与代创作(2/2)
《茅盾散文集》作者:茅盾 2017-04-13 13:42
学正是乱世文学的正宗,而真的文学也只是反映时代的文学。我们现在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社会背景?应该产生怎样的创作?由浅处看来,现在社会内兵荒屡见,人人感着生活不安的苦痛,真可以说是“乱世”了,反映这时代的创作应该怎样的悲惨动人呵!如再进一层观察,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向新进取的青年,思想上冲突极厉害,应该有易卜生的《少年社会》和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一样的作品来表现它;迟缓而惰性的国民性应该有冈察洛夫(A.Contcharov)的《奥勃洛摩夫》一般的小说来表现它;教育界的蠹虫就应该有像梭罗古勃的《小鬼》里的披雷道诺夫来描写它;乡民的愚拙正直可怜和“坏秀才”的舞文横霸,就应该有象显克微支的《炭画》一样的小说来描写;……这样的反映时代的创作现在还不能看见。
不特大成功的没有,便连试作这企图的作品也少看见;在这一点上看来,似乎现在创作家太忽略了眼前的社会背景了。中国新文学只在酝酿时代,在势不能便有怎样成功的创作,这时期的关系,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创作家自身的环境。国内创作小说的人大都是念书研究学问的人,未曾在第四阶级社会内有过经验,象高尔基之做过饼师,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流过西伯利亚。印象既然不深,描写如何能真?
所以反映痛苦的社会背景的小说不能出现了。此外尚有一个原因——虽不是很重要的原因——即中国古来文人对于文学作品只视为抒情叙意的东西;这历史的重担直到现在还有余威,虽然近年来创作家力矫斯弊,到底还不能完全泯灭痕迹,无形之中,也把创作家的才能束缚了不少呢。
话虽如此说了,到底不便一笔抹杀,说现在创作界内竟完全没有表现生活的作品;描写社会生活之一角的小说,现在见过很多,只不过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罢了。在那些描写社会生活一角的小说中,最多见的是恋爱小说;而描写婚姻不自由的小说,又占了一大部分。婚姻问题的确是青年们目前的一大问题,文学上多描写,岂得谓过?但这样的把看作全部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不嫌轻重失当么?而且许多的婚姻描写创作中又只是一般面目,——就是:甲男乙女,由父母作主自小订婚,甲男长大后别有恋爱,向父母要求取消婚约……——不也嫌无味么?这也是我所不满意的啊。
总之,我觉得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是真文学,是于人类有关系的文学,在被迫害的国里更应该注意这社会背景,所以提出一点浅近的意见,以备创作家参考。
不特大成功的没有,便连试作这企图的作品也少看见;在这一点上看来,似乎现在创作家太忽略了眼前的社会背景了。中国新文学只在酝酿时代,在势不能便有怎样成功的创作,这时期的关系,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创作家自身的环境。国内创作小说的人大都是念书研究学问的人,未曾在第四阶级社会内有过经验,象高尔基之做过饼师,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流过西伯利亚。印象既然不深,描写如何能真?
所以反映痛苦的社会背景的小说不能出现了。此外尚有一个原因——虽不是很重要的原因——即中国古来文人对于文学作品只视为抒情叙意的东西;这历史的重担直到现在还有余威,虽然近年来创作家力矫斯弊,到底还不能完全泯灭痕迹,无形之中,也把创作家的才能束缚了不少呢。
话虽如此说了,到底不便一笔抹杀,说现在创作界内竟完全没有表现生活的作品;描写社会生活之一角的小说,现在见过很多,只不过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罢了。在那些描写社会生活一角的小说中,最多见的是恋爱小说;而描写婚姻不自由的小说,又占了一大部分。婚姻问题的确是青年们目前的一大问题,文学上多描写,岂得谓过?但这样的把看作全部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不嫌轻重失当么?而且许多的婚姻描写创作中又只是一般面目,——就是:甲男乙女,由父母作主自小订婚,甲男长大后别有恋爱,向父母要求取消婚约……——不也嫌无味么?这也是我所不满意的啊。
总之,我觉得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是真文学,是于人类有关系的文学,在被迫害的国里更应该注意这社会背景,所以提出一点浅近的意见,以备创作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