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的解剖
《茅盾散文集》作者:茅盾 2017-04-13 13:42
从前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十三世纪那时候,有些青年人——大都是那时候几个新兴商业都市新设的大学校的学生,是很会寻快乐的。流传到现在,有一本《放浪者的歌》,算得是”黑暗时代”这班狂欢者的写真。
《放浪者的歌》里收有一篇题为《于是我们快乐了》的长歌,开头几句是这样的:
且生活着罢,快活地生活着,
当我们还是年青的时候;
一旦青春成了过去,而且
潦倒的暮年也走到尽头,
那我们就要长眠在黄土荒丘!
朋友,也许你要问:这班生在”黑暗时代”的年青人有什么可以快乐的?他们寻快乐的对象又是什么呢?这个,哦,说来也好象很不高明,他们那时原没有什么可以快乐的,不过他们觉得犯不着不快乐,于是他们就快乐了,他们的快乐的对象就是美的**(现世的象征),——比之”红玫瑰是太红而白玫瑰又太白”的面孔,”闪闪地笑着……亮着”象黑夜的明星似的眼睛,”迷人的酥胸”,”胜过珊瑚梗的朱唇”。
一句话,他们什么也不顾,狂热地要求享有现实世界的美丽。然而他们不是颓废。他们跟他们以前的罗马人的纵乐,所谓罗马人的颓废,本质上是不同的;他们跟他们以后的十九世纪末年的要求强烈刺激,所谓世纪末的颓废,出发点也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要求享乐现世,是当时束缚麻醉人心的基督教”出世”思想的反动,他们唾弃了什么未来的天堂,——渺茫无稽的身后的”幸福”,他们只要求生活得舒服些,象一个人应该有的舒服生活下去。他们很知道,当他们的眼光只望着”未来的天堂”的时候,那几千个封建诸侯把这世界弄得简直不象人住的。如果有什么”地狱”的话,这“现世”就是!他们不希罕死后的”天堂”,他们却渴求消灭这”现世”的活地狱;他们的寻求快乐是站在这样一个积极的出发点上的。
他们的”放浪的歌”是”心的觉醒”。而这”心的觉醒”也不是平空掉下来的。他们是趁了十字军过后商业活动的涨潮起来的”暴发户”,他们看得清楚,他们已经是一些商业都市里的主人公,而且应该是唯一的主人公。他们这种”自信”,这种”有前途”的自觉,就使得他们的要求快乐跟罗马帝国衰落时代的有钱人的纵乐完全不同,那时罗马的有钱人感得大难将到而又无可挽救,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他们也和十九世纪的”世纪末的颓废”完全不同,十九世纪末的”颓废”跟”罗马人的颓废”倒有几分相似。
所谓”狂欢”也者,于是也有性质不同的两种:向上的健康的有自信的朝气蓬勃的作乐,以及没落的没有前途的今日有酒今日醉的纵乐。前者是”暴发户”的意识,后者是“破落户”的心情。
这后一意味的”狂欢”我们也在”世界危机”前夜的今年新年里看到了。据路透社的电讯,今年欧美各国”庆祝新年”的热烈比往年”进步”得多。华盛顿、纽约、罗马、巴黎这些大都市,半夜里各教堂的钟一起响,各工厂的汽笛一起叫,报告一九三五年”开幕”了;几千万的人在这些大都市的街上来往,香槟酒突然增加了消耗的数量,……真所谓满世界”太平景象”。然而同时路透杜的电讯却又报告了日本通告废除《华盛顿海军条约》,美国也通过了扩充军备的预算,二次世界大战的”闹场锣鼓”是愈打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浪者的歌》里收有一篇题为《于是我们快乐了》的长歌,开头几句是这样的:
且生活着罢,快活地生活着,
当我们还是年青的时候;
一旦青春成了过去,而且
潦倒的暮年也走到尽头,
那我们就要长眠在黄土荒丘!
朋友,也许你要问:这班生在”黑暗时代”的年青人有什么可以快乐的?他们寻快乐的对象又是什么呢?这个,哦,说来也好象很不高明,他们那时原没有什么可以快乐的,不过他们觉得犯不着不快乐,于是他们就快乐了,他们的快乐的对象就是美的**(现世的象征),——比之”红玫瑰是太红而白玫瑰又太白”的面孔,”闪闪地笑着……亮着”象黑夜的明星似的眼睛,”迷人的酥胸”,”胜过珊瑚梗的朱唇”。
一句话,他们什么也不顾,狂热地要求享有现实世界的美丽。然而他们不是颓废。他们跟他们以前的罗马人的纵乐,所谓罗马人的颓废,本质上是不同的;他们跟他们以后的十九世纪末年的要求强烈刺激,所谓世纪末的颓废,出发点也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要求享乐现世,是当时束缚麻醉人心的基督教”出世”思想的反动,他们唾弃了什么未来的天堂,——渺茫无稽的身后的”幸福”,他们只要求生活得舒服些,象一个人应该有的舒服生活下去。他们很知道,当他们的眼光只望着”未来的天堂”的时候,那几千个封建诸侯把这世界弄得简直不象人住的。如果有什么”地狱”的话,这“现世”就是!他们不希罕死后的”天堂”,他们却渴求消灭这”现世”的活地狱;他们的寻求快乐是站在这样一个积极的出发点上的。
他们的”放浪的歌”是”心的觉醒”。而这”心的觉醒”也不是平空掉下来的。他们是趁了十字军过后商业活动的涨潮起来的”暴发户”,他们看得清楚,他们已经是一些商业都市里的主人公,而且应该是唯一的主人公。他们这种”自信”,这种”有前途”的自觉,就使得他们的要求快乐跟罗马帝国衰落时代的有钱人的纵乐完全不同,那时罗马的有钱人感得大难将到而又无可挽救,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他们也和十九世纪的”世纪末的颓废”完全不同,十九世纪末的”颓废”跟”罗马人的颓废”倒有几分相似。
所谓”狂欢”也者,于是也有性质不同的两种:向上的健康的有自信的朝气蓬勃的作乐,以及没落的没有前途的今日有酒今日醉的纵乐。前者是”暴发户”的意识,后者是“破落户”的心情。
这后一意味的”狂欢”我们也在”世界危机”前夜的今年新年里看到了。据路透社的电讯,今年欧美各国”庆祝新年”的热烈比往年”进步”得多。华盛顿、纽约、罗马、巴黎这些大都市,半夜里各教堂的钟一起响,各工厂的汽笛一起叫,报告一九三五年”开幕”了;几千万的人在这些大都市的街上来往,香槟酒突然增加了消耗的数量,……真所谓满世界”太平景象”。然而同时路透杜的电讯却又报告了日本通告废除《华盛顿海军条约》,美国也通过了扩充军备的预算,二次世界大战的”闹场锣鼓”是愈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