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14)(2/2)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登、莱、淄、沂(今山东省地区)海错、文石,两广、四川异花、奇果。凡各种果品都用快马运送到京师,最远的地方到京师也只三四天就到了。如是者达二十年之久,天下骚动。历来皇帝享用远方珍奇之物,大约很少有能超过宋徽宗的了。皇帝如此,一些权臣们也纷纷效仿,建造园林、装点花石,成为宋徽宗一朝时代风气。凡是谏劝此事、指斥蔡京等人的臣子大都被罢官、贬职。
花石纲进献之风,扰民太甚,南方各地民怨沸腾,终于在宣和二年十月,激起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方腊用诛朱勔为名起兵,不过旬日已聚众数万,各地农民纷纷起兵响应。宋徽宗命宦官童贯带兵征讨,并且交代说:“东南一带全拜托你了,如有急事,可以代朕下诏书。”童贯带兵赴南方,发现百姓是因为受花石纲困扰太甚才起兵的,于是命令他的部下董耘代宋徽宗起草了一份罪己诏,罢去采办民间奇花异石等一切活动,同时报告宋徽宗。宋徽宗迫于民意,这才罢免朱勔等人的官职。到方腊领导的起义军被童贯镇压后,宣和三年,王黼逢迎宋徽宗说:“方腊起兵,是由茶盐法而起,而童贯却归过于陛下。”于是宋徽宗下诏恢复应奉局,重新起用朱勔,还进一步提拔。朱勔一家,由此权力更大,当时被称为“东南小朝廷。”宦官童贯听说恢复应奉局后也大为惊讶,叹息对宋徽宗说:“东南人家饭锅子还没有稳住,怎么能再恢复花石纲呢?”宋徽宗闻言大怒,童贯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北宋后来亡于金,亡国不仅有军事问题,还有个更重要的民心问题。仅花石纲一件事,可以看出,宋徽宗的昏庸已到了何等程度。
(取材自《宋史·本纪·微宗》、《宋史·曾公望》、《宋史·佞幸·蔡京》、《宋史·佞幸·朱勔》、《宋史·宦官·童贯》、《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八、九十二、九十四·徽宗崇宁三年、徽宗政和七年、徽宗宣和三年》)
29.引狼入室
宋辽边界问题,一直是历代宋朝皇帝的心腹之患。宋太祖及其宰相赵普,鉴于五代时握重兵的将领往往拥兵自立为帝的历史教训,杯酒释兵权。其相应后果是,不敢放手让大将用重兵守边、开边。此后宋朝历代皇帝大抵沿用宋太祖的政策,因而宋、辽边界的总趋势一直是:宋朝节节退让,辽国得寸进尺。
宋神宗熙宁七年,辽军侵入蔚州(今河北省西北部,邻近山西省)、应州(今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南缘)、朔州(今山西省朔县一带)三州界内,并且派使者来宋,要求毁撤旧边界,重立新边界。大臣韩琦认为,不可同意辽国要求,必要时可以出兵和辽国打一仗。熙宁八年,王安石复为宰相,则认为:“将欲取之,必姑与之。”神宗于是同意与辽国划定新边界,共失地七百里。割地之后,宋神宗心中不自安,于是下诏建景福殿库,积聚金帛,作为日后恢复失地之用。宋神宗自己题诗说:“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余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宋徽宗即位后,自然情绪与前几代皇帝相同。政和元年,宋徽宗重用宦官童贯领兵进攻西夏大胜后,童贯踌躇满志,要求出使辽国,一探虚实。宋徽宗因他毕竟只是个宦官,任他为副使访辽。童贯回国后,带来了路上遇到的辽国光禄卿马植。马植献策说:“辽国东北方的女真族,恨辽人切骨,辽主天祚帝又荒淫失道。本朝如能与女真通好,相约从两头夹攻辽国,辽国必败,由此便可收复大片失地。”马植所说的女真族即后来的金国。宋徽宗听后大喜,赐马植姓赵,改名赵良嗣,当即决定派使者通过登、莱(今山东省地区)渡海与女真族联系。马植对女真族的估计相当正确,到宋徽宗政和四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果然起兵攻辽,并于政和五年建立金国,此后又节节胜利,几年之间,攻下辽国国土过半。
眼看金国一旦灭辽后,就会成为比辽国强大而威胁宋朝安全的力量,但是此时宋徽宗周围,稍有见识的大臣都遭到了贬斥,有事者就是奸臣蔡京、宦官童贯等人,丝毫没有意识到金国对宋朝潜在的威胁,于是宋徽宗决策联合金国夹攻辽国。宣和二年,童贯建议,由赵良嗣持宋徽宗御书,过海约金国正式结定夹攻辽国的盟约,并且约定,胜利之后,辽国的燕京东路州镇归还宋国,宋国将每年送给辽囤的五十万岁币给与金国。
花石纲进献之风,扰民太甚,南方各地民怨沸腾,终于在宣和二年十月,激起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方腊用诛朱勔为名起兵,不过旬日已聚众数万,各地农民纷纷起兵响应。宋徽宗命宦官童贯带兵征讨,并且交代说:“东南一带全拜托你了,如有急事,可以代朕下诏书。”童贯带兵赴南方,发现百姓是因为受花石纲困扰太甚才起兵的,于是命令他的部下董耘代宋徽宗起草了一份罪己诏,罢去采办民间奇花异石等一切活动,同时报告宋徽宗。宋徽宗迫于民意,这才罢免朱勔等人的官职。到方腊领导的起义军被童贯镇压后,宣和三年,王黼逢迎宋徽宗说:“方腊起兵,是由茶盐法而起,而童贯却归过于陛下。”于是宋徽宗下诏恢复应奉局,重新起用朱勔,还进一步提拔。朱勔一家,由此权力更大,当时被称为“东南小朝廷。”宦官童贯听说恢复应奉局后也大为惊讶,叹息对宋徽宗说:“东南人家饭锅子还没有稳住,怎么能再恢复花石纲呢?”宋徽宗闻言大怒,童贯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北宋后来亡于金,亡国不仅有军事问题,还有个更重要的民心问题。仅花石纲一件事,可以看出,宋徽宗的昏庸已到了何等程度。
(取材自《宋史·本纪·微宗》、《宋史·曾公望》、《宋史·佞幸·蔡京》、《宋史·佞幸·朱勔》、《宋史·宦官·童贯》、《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八、九十二、九十四·徽宗崇宁三年、徽宗政和七年、徽宗宣和三年》)
29.引狼入室
宋辽边界问题,一直是历代宋朝皇帝的心腹之患。宋太祖及其宰相赵普,鉴于五代时握重兵的将领往往拥兵自立为帝的历史教训,杯酒释兵权。其相应后果是,不敢放手让大将用重兵守边、开边。此后宋朝历代皇帝大抵沿用宋太祖的政策,因而宋、辽边界的总趋势一直是:宋朝节节退让,辽国得寸进尺。
宋神宗熙宁七年,辽军侵入蔚州(今河北省西北部,邻近山西省)、应州(今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南缘)、朔州(今山西省朔县一带)三州界内,并且派使者来宋,要求毁撤旧边界,重立新边界。大臣韩琦认为,不可同意辽国要求,必要时可以出兵和辽国打一仗。熙宁八年,王安石复为宰相,则认为:“将欲取之,必姑与之。”神宗于是同意与辽国划定新边界,共失地七百里。割地之后,宋神宗心中不自安,于是下诏建景福殿库,积聚金帛,作为日后恢复失地之用。宋神宗自己题诗说:“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余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宋徽宗即位后,自然情绪与前几代皇帝相同。政和元年,宋徽宗重用宦官童贯领兵进攻西夏大胜后,童贯踌躇满志,要求出使辽国,一探虚实。宋徽宗因他毕竟只是个宦官,任他为副使访辽。童贯回国后,带来了路上遇到的辽国光禄卿马植。马植献策说:“辽国东北方的女真族,恨辽人切骨,辽主天祚帝又荒淫失道。本朝如能与女真通好,相约从两头夹攻辽国,辽国必败,由此便可收复大片失地。”马植所说的女真族即后来的金国。宋徽宗听后大喜,赐马植姓赵,改名赵良嗣,当即决定派使者通过登、莱(今山东省地区)渡海与女真族联系。马植对女真族的估计相当正确,到宋徽宗政和四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果然起兵攻辽,并于政和五年建立金国,此后又节节胜利,几年之间,攻下辽国国土过半。
眼看金国一旦灭辽后,就会成为比辽国强大而威胁宋朝安全的力量,但是此时宋徽宗周围,稍有见识的大臣都遭到了贬斥,有事者就是奸臣蔡京、宦官童贯等人,丝毫没有意识到金国对宋朝潜在的威胁,于是宋徽宗决策联合金国夹攻辽国。宣和二年,童贯建议,由赵良嗣持宋徽宗御书,过海约金国正式结定夹攻辽国的盟约,并且约定,胜利之后,辽国的燕京东路州镇归还宋国,宋国将每年送给辽囤的五十万岁币给与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