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章节目录 > 隋唐五代(32)

隋唐五代(32)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隋唐五代(32)

    立李亨为太子,这是违背李林甫的心愿的,他又害怕李亨日后继承帝位,会对他进行报复,心里很是不安,于是千方百计寻找机会陷害李亨。

    太子李亨的妃子韦氏有个兄弟刑部尚书韦坚,韦坚的朋友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和太子李亨也是知己。这皇甫惟明也是宰相李林甫眼中的一个钉子,因为皇甫惟明曾谏劝唐玄宗要疏远李林甫。天宝五年春,皇甫惟明因打败吐蕃军入朝报捷。正月十五日这天,太子李亨出宫游玩,和韦坚相见,过后韦坚又和皇甫惟明在景龙观道士的卧室里会见,这事给李林甫派去监视皇甫惟明行动的江淮转运使杨慎矜侦察到了,杨慎矜连忙报告给李林甫。李林甫上疏告韦坚、皇甫惟明与太子结谋,要立太子为帝。这可是谋反的大罪,唐玄宗不分青红皂白,即下诏将韦坚、皇甫惟明逮捕入狱,李林甫勾结杨国忠,派杨慎矜和御史中丞王鉷、京兆府法曹青温,在京城别置推院,审理此案。他们罗织罪名要害死书坚和皇甫惟明,并殃及太子李亨。唐玄宗怀疑韦坚与皇甫惟明可能有阴谋,但查不出具体罪行,于是下令将他们流放,后又在李林甫等人的挑拨下,下令赐死。此事牵连到韦家和皇甫家的亲友数百人,构成一个大冤狱。

    太子李亨知道此事危及自己,忙上书申诉表白;声言自己与韦妃情义不和睦,请求离婚。唐玄宗也不相信李亨会谋反,只是让他与韦妃离婚。韦妃剃发为尼,住在官禁中的佛寺内。

    岂知一波未平一浪又起。天宝五年年底,韦坚案子尚未处理完毕,又发生了另一件事。太子李亨有个良娣(古代太子妃妾称良娣)牡氏,杜良娣之父为赞善大夫杜有邻,她还有个姐夫是左骁卫兵曹柳勣。这柳勣性情**疏散,好功名,喜结交豪杰,和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为好友,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士。柳勣和他的老丈人杜有邻不和,居然上了一表告他的老岳丈杜有邻交结太子、指斥皇上。唐玄宗又将此案交给李林甫去查办。李林甫喜出望外,令他手下最得力的酷吏吉温审理。吉温要将他们构成一个谋反集团,认定柳勣是首谋,他用严刑强迫柳勣招出著作郎王曾同谋,又将杜有邻逮捕审讯,要他招出与太子李亨图谋不轨,天宝五年十二月,杜有邻、柳勣、王曾等人被活活打死在大理寺,尸体堆积在大理寺的刑堂上。不久,北海太守李邕也被杖杀,太子李亨再次面临危险,他连忙将杜良娣赶出东宫,贬为庶人,幸亏唐玄宗还是相信他,没办他的罪。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专权,也时时想谋害太子李亨,李亨常在担惊受怕中过日子,不知哪一天会大祸临头。好容易挨到天宝十三年,这时他发现安禄山有谋反的迹象,秘密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皇唐玄宗,但唐玄宗不相信。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乱,十二月攻陷东都洛阳,唐玄宗想叫太子李亨监国,管理朝政,但杨国忠害怕太子掌权后对他们不利,与杨贵妃不断地劝告唐玄宗取消这个打算。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失守,太子李亨随唐玄宗逃往西川,走到马嵬驿时,六军哗变,杀死杨国忠父子多人,又迫杀杨贵妃。当地军民情绪激昂,要求太子留下领导他们抗击叛军,唐玄宗无奈,只好批准。也有史家认为,军民们要求太子李亨留下,是李亨在幕后预谋的,因为李亨当时以离开唐玄宗另创局面最为有利。自此,李亨带着一部分兵士北上,和唐玄宗分道扬镳,经过千辛万苦和上百次战斗,来到灵武,在臣子们的拥戴下登上帝座,是为唐肃宗。当时中原大地正在进行着惨烈的战斗。可以说,唐肃宗李亨是在灾难重重之中登上皇帝的殿堂的。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肃宗》、《旧唐书·李林甫》、《旧唐书·杨国忠》、《通鉴纪事本末·李林甫专政》及《新唐书》有关篇章)

    50.小算盘

    唐肃宗(天宝十五年)在灵武即皇帝位时,洛阳、潼关和长安都已陷入安禄山之手。至德元年十月,宰相房琯反攻长安遭到惨败,死伤四万多人。安禄山叛军的气焰十分嚣张。唐王朝的两员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因潼关失守,退回河北,进入井陉。唐肃宗和唐玄宗一样,不懂军事,急需有人帮他谋划,他想起年轻时的一位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