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59)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秦汉(59)
《汉书》主要作者班固,曾在窦宪出征匈奴时,被任为中护军,参与谋议。窦宪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的那篇文章,就出于班固的手笔。窦宪败后,洛阳令种竟奉命逮考窦氏宾客,不巧的是,班固家奴曾醉骂过种竟,所以种竟不免借机报复,把班固也作为窦氏宾客逮捕下狱,死在狱中。
汉和帝命班固之妹班昭续成《汉书》。宦官郑众在诛杀窦宪后以功升大长秋,以后参与机密政事。郑众为人比较谨慎,凡有赏功之事,总是辞多受少,但是东汉的宦官参与政事,实自汉和帝用郑众而诛窦宪开始。后来汉和帝又封郑众为鄛乡侯,宦官封侯,亦自此始。
(取材自《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后汉书·窦融列传》、《后汉书·皇后纪》、《后汉书·孝章帝八王传》、《后汉书·班彪列传》、《后汉书·列女传》、《后汉书·宦者列传》)
119.停献龙眼、荔枝
汉代南海郡一直有向皇帝献荔枝、龙眼的制度。因为龙眼、荔枝都是鲜果,摘下几天就要变味,所以要用快马,每十里或五里为一站,一站接一站奔送洛阳,不避山形险阻和虎狼之害,日夜不停,每年荔枝、龙眼果熟时,人马相继死在路上。汝南人唐羌为临武(今临武县,在湖南省东南部,地近广东省)长,看到每年送荔枝、龙眼经过临武的情况,于是上书汉和帝谏劝说:“臣听说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献为功,所以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珍。伏见交阯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指荔枝、龙眼)升殿,未必延年益寿。
汉和帝接到唐羌的谏书,下诏说:“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是爱民之本。通知太官(分管天子膳食之官)不再受献。”从此,南海郡就不再献荔枝、龙眼了。
(取材自《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120.无罪遭祸的外戚
历来许多外戚都是干了大量坏事、死有余辜的,只有汉安帝时的外戚邓骘,却是不但无罪,且有大功,被冤而死。
汉和帝死时,年二十七岁。汉和帝宫中有件怪事,生一个皇子死一个,前后死掉十几个。为什么会连死这许多皇子,史书上未说,反正皇宫中的争权夺利,远胜于民间,具体原因无法妄测。所以,汉和帝后来生了皇子,都瞒着人寄养到民间去。最后,汉和帝的遗孀邓皇后,只能到民间去把皇子找回来接替帝位。长子刘胜,因久病而未立,少子刘隆,生下后才百余日,于是,先迎立为皇太子,当夜再即帝位。邓皇后成为邓太后,临朝称制。小皇帝活了两年就死了,是为汉殇帝。这时候群臣都认为,刘胜的病并不严重,都主张立刘胜为帝,邓太后觉得,自己原来没有立刘胜,恐怕刘胜当了皇帝以后,记住这笔帐,怨恨自己,所以没有接受群臣意见,于是与其兄邓骘等秘密商量,决定迎立清河王刘庆之予刘祜为天子,是为汉安帝(107——125)。汉安帝登帝位时年十三岁,仍由邓太后临朝称制。
汉安帝立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邓太后掌握了朝政实权,宦官必然权重,大长秋郑众、中常侍蔡伦等都干预朝政,外戚邓骘等也受到重用,大臣司空周章想利用群臣主张立刘胜为帝、对外戚宦官权重心中不满的情绪,密谋关闭宫门,诛杀邓骘兄弟和郑众、蔡伦等人,废去邓太后,立刘胜为天子。从封建正统观念来说,刘胜是汉和帝的儿子,而刘祜只不过是汉和帝的侄子,所以周章认为自己的做法是维护正统。不过事机不密,被邓太后发现了,周章只得自杀。邓太后的权力,乃得以巩固下来。
邓太后掌握朝政实权期间,政治经济形势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原来,邓太后是东汉初年大功臣邓禹的后代,邓禹是儒学世家,教育子女甚为严谨,代代相传,所以邓太后及邓骘等人都受过十分严格的儒学训练。邓太后一旦掌握朝政实权之后,立即即下诏从皇宫开始,减去一切奢侈之物。本来皇宫伙食费经常是一年两万万钱,邓太后减去一切珍羞,每顿只吃一荤,一下子从两万万钱减到几千万。器用之物中,一切锦绣、金玉等奢侈物品全部停掉。汉殇帝的陵墓用项,按制度减去十分之九,仅留十分之一。其余可以推想。这种俭朴大约是历来帝、后中极少有的。另外,邓太后还下诏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说:“我读书看到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冲撞,以至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书》主要作者班固,曾在窦宪出征匈奴时,被任为中护军,参与谋议。窦宪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的那篇文章,就出于班固的手笔。窦宪败后,洛阳令种竟奉命逮考窦氏宾客,不巧的是,班固家奴曾醉骂过种竟,所以种竟不免借机报复,把班固也作为窦氏宾客逮捕下狱,死在狱中。
汉和帝命班固之妹班昭续成《汉书》。宦官郑众在诛杀窦宪后以功升大长秋,以后参与机密政事。郑众为人比较谨慎,凡有赏功之事,总是辞多受少,但是东汉的宦官参与政事,实自汉和帝用郑众而诛窦宪开始。后来汉和帝又封郑众为鄛乡侯,宦官封侯,亦自此始。
(取材自《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后汉书·窦融列传》、《后汉书·皇后纪》、《后汉书·孝章帝八王传》、《后汉书·班彪列传》、《后汉书·列女传》、《后汉书·宦者列传》)
119.停献龙眼、荔枝
汉代南海郡一直有向皇帝献荔枝、龙眼的制度。因为龙眼、荔枝都是鲜果,摘下几天就要变味,所以要用快马,每十里或五里为一站,一站接一站奔送洛阳,不避山形险阻和虎狼之害,日夜不停,每年荔枝、龙眼果熟时,人马相继死在路上。汝南人唐羌为临武(今临武县,在湖南省东南部,地近广东省)长,看到每年送荔枝、龙眼经过临武的情况,于是上书汉和帝谏劝说:“臣听说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献为功,所以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珍。伏见交阯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指荔枝、龙眼)升殿,未必延年益寿。
汉和帝接到唐羌的谏书,下诏说:“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是爱民之本。通知太官(分管天子膳食之官)不再受献。”从此,南海郡就不再献荔枝、龙眼了。
(取材自《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120.无罪遭祸的外戚
历来许多外戚都是干了大量坏事、死有余辜的,只有汉安帝时的外戚邓骘,却是不但无罪,且有大功,被冤而死。
汉和帝死时,年二十七岁。汉和帝宫中有件怪事,生一个皇子死一个,前后死掉十几个。为什么会连死这许多皇子,史书上未说,反正皇宫中的争权夺利,远胜于民间,具体原因无法妄测。所以,汉和帝后来生了皇子,都瞒着人寄养到民间去。最后,汉和帝的遗孀邓皇后,只能到民间去把皇子找回来接替帝位。长子刘胜,因久病而未立,少子刘隆,生下后才百余日,于是,先迎立为皇太子,当夜再即帝位。邓皇后成为邓太后,临朝称制。小皇帝活了两年就死了,是为汉殇帝。这时候群臣都认为,刘胜的病并不严重,都主张立刘胜为帝,邓太后觉得,自己原来没有立刘胜,恐怕刘胜当了皇帝以后,记住这笔帐,怨恨自己,所以没有接受群臣意见,于是与其兄邓骘等秘密商量,决定迎立清河王刘庆之予刘祜为天子,是为汉安帝(107——125)。汉安帝登帝位时年十三岁,仍由邓太后临朝称制。
汉安帝立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邓太后掌握了朝政实权,宦官必然权重,大长秋郑众、中常侍蔡伦等都干预朝政,外戚邓骘等也受到重用,大臣司空周章想利用群臣主张立刘胜为帝、对外戚宦官权重心中不满的情绪,密谋关闭宫门,诛杀邓骘兄弟和郑众、蔡伦等人,废去邓太后,立刘胜为天子。从封建正统观念来说,刘胜是汉和帝的儿子,而刘祜只不过是汉和帝的侄子,所以周章认为自己的做法是维护正统。不过事机不密,被邓太后发现了,周章只得自杀。邓太后的权力,乃得以巩固下来。
邓太后掌握朝政实权期间,政治经济形势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原来,邓太后是东汉初年大功臣邓禹的后代,邓禹是儒学世家,教育子女甚为严谨,代代相传,所以邓太后及邓骘等人都受过十分严格的儒学训练。邓太后一旦掌握朝政实权之后,立即即下诏从皇宫开始,减去一切奢侈之物。本来皇宫伙食费经常是一年两万万钱,邓太后减去一切珍羞,每顿只吃一荤,一下子从两万万钱减到几千万。器用之物中,一切锦绣、金玉等奢侈物品全部停掉。汉殇帝的陵墓用项,按制度减去十分之九,仅留十分之一。其余可以推想。这种俭朴大约是历来帝、后中极少有的。另外,邓太后还下诏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说:“我读书看到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冲撞,以至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