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6)(2/2)
《生生神学》作者:袁益娟 2017-04-13 10:53
第6、7期,“一个人如果只有属灵的恩赐,哪怕是最大的恩赐,却没有爱心上的长进,那就只不过是鸣锣响钹而已,在灵性造就上对人对己均无益处”汪维藩基本要道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198537。他指出:
“对一个教会也好,对信徒个人也好,衡量其属灵程度之高下,主要不是依据其恩赐之多寡,而是依据其爱心之大小……若不从属灵道路、属灵生命上培养其爱心,则上述诸端(指讲道之能、治理与办事之能等属灵恩赐,笔者注)均可能徒然增添其傲视于人、抬高身价的资本,均无补于中国教会牧养与建立的根本需要。”汪维藩生命孕育之灵——论圣灵及其他金陵神学志,1987(总)第6、7期
(二)关于信徒社会实践中诸多问题的思考
1基督徒与国家、民族、人民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早先的不少信徒成了民族虚无主义者,在他们眼中,口中,只有神和神的教会,只有教会的弟兄姊妹,而没有自己的人民,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针对这一情况,汪维藩非常强调爱国和爱教、爱弟兄和爱人民的统一。他说,作为基督徒,作为神的仆人,不仅要有一颗火热爱神的心,更要有一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热深情,要有对国家、对民族兴衰荣辱的忧患意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殷切盼望,对人民饥寒温饱的深切关怀。他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感情作为神的仆人最根本的素质和条件之一。他说:
“今天,我们其所以还要在神面前保守住对他的‘起初的爱心’,其所以还要不断培育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配在这一片土地上为神工作,为神传话,才配在我们的人民中间见证基督,求人与神和好……
所以,我们应当继续强调,所有在神家里为他作工的人,都必须有一颗火热爱神,火热爱教会的心;同时又都必须有一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热的深情……我们所当存的,是向神和人,对祖国对教会的,同一颗无亏的良心。”汪维藩漫谈自传金陵神学志,1988(复)第5期
汪维藩说,在圣经中可以看到,一切为神所用的先知、使徒等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既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又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饱含深情,“他们对神的爱,总是和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人民的爱,水**融在一起。民族的兴衰荣辱,人民的饥寒温饱,总是牵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总是牵动着他们在神面前的那一颗最最虔诚的心。在整本圣经里,我们找不出任何一个民族虚无主义者,或者任何一个背离人民的人,能够为神所重用的”同上。
“对一个教会也好,对信徒个人也好,衡量其属灵程度之高下,主要不是依据其恩赐之多寡,而是依据其爱心之大小……若不从属灵道路、属灵生命上培养其爱心,则上述诸端(指讲道之能、治理与办事之能等属灵恩赐,笔者注)均可能徒然增添其傲视于人、抬高身价的资本,均无补于中国教会牧养与建立的根本需要。”汪维藩生命孕育之灵——论圣灵及其他金陵神学志,1987(总)第6、7期
(二)关于信徒社会实践中诸多问题的思考
1基督徒与国家、民族、人民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早先的不少信徒成了民族虚无主义者,在他们眼中,口中,只有神和神的教会,只有教会的弟兄姊妹,而没有自己的人民,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针对这一情况,汪维藩非常强调爱国和爱教、爱弟兄和爱人民的统一。他说,作为基督徒,作为神的仆人,不仅要有一颗火热爱神的心,更要有一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热深情,要有对国家、对民族兴衰荣辱的忧患意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殷切盼望,对人民饥寒温饱的深切关怀。他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感情作为神的仆人最根本的素质和条件之一。他说:
“今天,我们其所以还要在神面前保守住对他的‘起初的爱心’,其所以还要不断培育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配在这一片土地上为神工作,为神传话,才配在我们的人民中间见证基督,求人与神和好……
所以,我们应当继续强调,所有在神家里为他作工的人,都必须有一颗火热爱神,火热爱教会的心;同时又都必须有一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热的深情……我们所当存的,是向神和人,对祖国对教会的,同一颗无亏的良心。”汪维藩漫谈自传金陵神学志,1988(复)第5期
汪维藩说,在圣经中可以看到,一切为神所用的先知、使徒等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既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又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饱含深情,“他们对神的爱,总是和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人民的爱,水**融在一起。民族的兴衰荣辱,人民的饥寒温饱,总是牵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总是牵动着他们在神面前的那一颗最最虔诚的心。在整本圣经里,我们找不出任何一个民族虚无主义者,或者任何一个背离人民的人,能够为神所重用的”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