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14)
《生生神学》作者:袁益娟 2017-04-13 10:53
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14)
最后,汪维藩强调,人依靠基督耶稣的救赎,在神面前得称为义,被算为义,只是在属灵地位上成为义人,这类似于路德所说的“法律上的称义”,路德认为人“称义”的“义”实质上是属基督的,是外在的,“异己的义”,“义”仅是藉着“信”被算在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基督的义还没有融入人性本身,只不过如同一件衣服被披到人的身上,那潜藏在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犯罪倾向——人的罪性问题仍待解决,这就提出了“成圣”的问题,也就是上帝的救恩内在于人的主观维度的显现问题,这也正是汪维藩在第三节中所强调的圣灵在信徒毕生道路上所作的圣化、净化、更新的工作,使人成圣的工作。
第十一节 儆醒等候,万有必被更新
——汪维藩的终极论
汪维藩认为人类历史并非以毁灭为终局,而是以在上帝手中的“更新”为其“完满结束”。
一、人类历史的终局——万有必被更新
汪维藩对世界末期的到来,对耶稣基督的第二次降临深信不疑,但是他对世界末期、人类终局的解释却是积极的。他认为,从整个人类历史看,上帝是人类永恒的居所,人类始终在上帝爱的怀抱中,死亡不是终点,而是永恒生命的开始,历史并非以毁灭为终结,而是以在上帝手中的“更新”为新天新地的开始,这是圣经启示的真理:
“《创世记》第1章第1节出现的,全部圣经的第一个动作,是上帝的“创造”(创1:1)。同这个动作遥遥相对的,不是毁灭,而是全部圣经倒数第二章的上帝的‘更新’:‘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21:5)”汪维藩,刘美纯阵痛的起头——从“圣经密码”谈起金陵神学志,1998,35:12~18
汪维藩说,这也是道成肉身的基督所启示的真理:道成肉身的基督充充满满地有恩典和真理的荣光(约1:14),这荣光所反映的是上帝慈爱与公义的本性,上帝最终将要从历史中“除去悲哀、哭号与眼泪”汪维藩中国教会的某些神学变迁金陵神学志,1982(复)第2期。
汪维藩这种对人类历史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源自他对始生、维生、生生不已之上帝的信赖、信靠、信实,源自他对上帝与人所立永约的信实。上帝既已许诺:“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创9:9-11),这一永约首先约束了上帝自己,“他用以牵引人的那‘慈绳爱索’,首先将自己捆缚在这根绳索的另一端”,而基督则是神与人之间永约的中保,“是连接于神与人之间的那根‘慈绳爱索’”汪维藩中国教会的圣经观见:汪维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后,汪维藩强调,人依靠基督耶稣的救赎,在神面前得称为义,被算为义,只是在属灵地位上成为义人,这类似于路德所说的“法律上的称义”,路德认为人“称义”的“义”实质上是属基督的,是外在的,“异己的义”,“义”仅是藉着“信”被算在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基督的义还没有融入人性本身,只不过如同一件衣服被披到人的身上,那潜藏在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犯罪倾向——人的罪性问题仍待解决,这就提出了“成圣”的问题,也就是上帝的救恩内在于人的主观维度的显现问题,这也正是汪维藩在第三节中所强调的圣灵在信徒毕生道路上所作的圣化、净化、更新的工作,使人成圣的工作。
第十一节 儆醒等候,万有必被更新
——汪维藩的终极论
汪维藩认为人类历史并非以毁灭为终局,而是以在上帝手中的“更新”为其“完满结束”。
一、人类历史的终局——万有必被更新
汪维藩对世界末期的到来,对耶稣基督的第二次降临深信不疑,但是他对世界末期、人类终局的解释却是积极的。他认为,从整个人类历史看,上帝是人类永恒的居所,人类始终在上帝爱的怀抱中,死亡不是终点,而是永恒生命的开始,历史并非以毁灭为终结,而是以在上帝手中的“更新”为新天新地的开始,这是圣经启示的真理:
“《创世记》第1章第1节出现的,全部圣经的第一个动作,是上帝的“创造”(创1:1)。同这个动作遥遥相对的,不是毁灭,而是全部圣经倒数第二章的上帝的‘更新’:‘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21:5)”汪维藩,刘美纯阵痛的起头——从“圣经密码”谈起金陵神学志,1998,35:12~18
汪维藩说,这也是道成肉身的基督所启示的真理:道成肉身的基督充充满满地有恩典和真理的荣光(约1:14),这荣光所反映的是上帝慈爱与公义的本性,上帝最终将要从历史中“除去悲哀、哭号与眼泪”汪维藩中国教会的某些神学变迁金陵神学志,1982(复)第2期。
汪维藩这种对人类历史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源自他对始生、维生、生生不已之上帝的信赖、信靠、信实,源自他对上帝与人所立永约的信实。上帝既已许诺:“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创9:9-11),这一永约首先约束了上帝自己,“他用以牵引人的那‘慈绳爱索’,首先将自己捆缚在这根绳索的另一端”,而基督则是神与人之间永约的中保,“是连接于神与人之间的那根‘慈绳爱索’”汪维藩中国教会的圣经观见:汪维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