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4)
《老子英雄儿好汉?》作者:张志君 2017-04-10 23:00
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4)
三、“公司”“资不抵债”,还是“收支平衡”?身体尚好就
传位给二世君,这个第一代“董事长”是负责任还是不负责任?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把皇位传给了赵昚,而自己当起了太上皇,此举可谓震古烁今。
太上皇其实不是皇帝。唐颜师古说:“(太上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太上皇是不能叫成太上皇帝的,因为他没有实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所以汉蔡邕说:“不言帝,非天子也。”但太上皇的地位却高于皇帝,因为他是皇帝的父亲,因此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颜师古说:“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唐司马贞说:“盖太上者,无上也。”这种称法类似于今天的名誉主席、名誉董事长等,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誉。
推究起来,“太上皇”这个称号应当是滥觞于战国时的赵武灵王。这位敢于胡服骑射、能于改革的英武君王,晚年却糊涂到更换太子,传位于爱妃之子而自称“主父”。结果祸起萧墙,“主父”被困三月有余活活饿死。赵武灵王自称的“主父”其实就是后来的太上皇。
中国历代的太上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生前没有做过太上皇,死后被追尊为太上皇的,如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二是没有做过皇帝而被尊为太上皇的,如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三是做过皇帝却被迫退位去做太上皇的,如唐高祖、唐睿宗、唐玄宗和宋光宗;四是被迫退位做太上皇又重新复辟做皇帝的,如明英宗;五是自愿让位做太上皇的,如唐顺宗、宋徽宗、清高宗等。
赵构肯定属于最后一种情况。当时他身体尚佳,而且也没有受到皇位继承人的逼迫,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举动呢?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即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公司”“资不抵债”,还是“收支平衡”?身体尚好就
传位给二世君,这个第一代“董事长”是负责任还是不负责任?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把皇位传给了赵昚,而自己当起了太上皇,此举可谓震古烁今。
太上皇其实不是皇帝。唐颜师古说:“(太上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太上皇是不能叫成太上皇帝的,因为他没有实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所以汉蔡邕说:“不言帝,非天子也。”但太上皇的地位却高于皇帝,因为他是皇帝的父亲,因此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颜师古说:“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唐司马贞说:“盖太上者,无上也。”这种称法类似于今天的名誉主席、名誉董事长等,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誉。
推究起来,“太上皇”这个称号应当是滥觞于战国时的赵武灵王。这位敢于胡服骑射、能于改革的英武君王,晚年却糊涂到更换太子,传位于爱妃之子而自称“主父”。结果祸起萧墙,“主父”被困三月有余活活饿死。赵武灵王自称的“主父”其实就是后来的太上皇。
中国历代的太上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生前没有做过太上皇,死后被追尊为太上皇的,如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二是没有做过皇帝而被尊为太上皇的,如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三是做过皇帝却被迫退位去做太上皇的,如唐高祖、唐睿宗、唐玄宗和宋光宗;四是被迫退位做太上皇又重新复辟做皇帝的,如明英宗;五是自愿让位做太上皇的,如唐顺宗、宋徽宗、清高宗等。
赵构肯定属于最后一种情况。当时他身体尚佳,而且也没有受到皇位继承人的逼迫,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举动呢?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