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成语 第八章(2)
《正说成语》作者:世图版权 2017-04-10 18:15
正说成语 第八章(2)
《中国青年报》曾报导说,如今很多电视广告是在对女性的某个器官“评头品足”,推销产品,这种行为严重冒犯了女性的尊严,也对广大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里用到成语的本义了。
正说成语之七三
“休戚与共”与其它
2005年9月20日,李敖在**城楼上写下四个字:“休戚与共”,李敖解释说,“休”代表快乐,“戚”代表难过,“共”代表中国**。意思是说,海峡两岸的快乐与忧愁,都和中国**有关。“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李敖先生的留言,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休戚与共”是条成语,被极具深厚学识与修养的李敖先生活学活用了。
我们先来看看“休戚”,休,欢乐,喜悦,吉庆;戚,悲哀,忧愁,祸患;“休戚”就是喜悦和忧愁,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如:“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国语?周语下》);“备托臭味,庶同休戚。”(《后汉书?灵帝纪》);“相与为宾师朋友,道足以相信,而权不足以相休戚。”(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晋书?王导传》);“不知诸葛一家,与国同休戚者,岂可引退?”(清?袁枚《随园随笔?杂记》)。
“休戚与共”是指吉凶祸福都彼此相同,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甘苦相同。如:“臣与主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不同他臣。”(《明史?瞿式耜传》);“群臣吏民上书言事者无虑万数,虽得失不同,要必有休戚与共之谊。”(王闿运《陈夷务疏》);“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休戚与共”很容易与“休戚相关”、“息息相关”相混淆。比如说,“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与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休戚与共”就应该改为“息息相关”或者“休戚相关”。“休戚相关”是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是指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强调利害关系,“息息相关”强调密切关系,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这里的“休戚相关”就宜改为“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与“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国青年报》曾报导说,如今很多电视广告是在对女性的某个器官“评头品足”,推销产品,这种行为严重冒犯了女性的尊严,也对广大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里用到成语的本义了。
正说成语之七三
“休戚与共”与其它
2005年9月20日,李敖在**城楼上写下四个字:“休戚与共”,李敖解释说,“休”代表快乐,“戚”代表难过,“共”代表中国**。意思是说,海峡两岸的快乐与忧愁,都和中国**有关。“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李敖先生的留言,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休戚与共”是条成语,被极具深厚学识与修养的李敖先生活学活用了。
我们先来看看“休戚”,休,欢乐,喜悦,吉庆;戚,悲哀,忧愁,祸患;“休戚”就是喜悦和忧愁,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如:“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国语?周语下》);“备托臭味,庶同休戚。”(《后汉书?灵帝纪》);“相与为宾师朋友,道足以相信,而权不足以相休戚。”(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晋书?王导传》);“不知诸葛一家,与国同休戚者,岂可引退?”(清?袁枚《随园随笔?杂记》)。
“休戚与共”是指吉凶祸福都彼此相同,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甘苦相同。如:“臣与主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不同他臣。”(《明史?瞿式耜传》);“群臣吏民上书言事者无虑万数,虽得失不同,要必有休戚与共之谊。”(王闿运《陈夷务疏》);“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休戚与共”很容易与“休戚相关”、“息息相关”相混淆。比如说,“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与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休戚与共”就应该改为“息息相关”或者“休戚相关”。“休戚相关”是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是指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强调利害关系,“息息相关”强调密切关系,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这里的“休戚相关”就宜改为“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