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章节目录 > 黑茶 第二章(2)

黑茶 第二章(2)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作者:殷博洋 2017-04-10 15:57
    黑茶  第二章(2)

    过去交通困难,茶叶运输不便,这圆柱形的花卷茶形如“树干”,捆在牲口背的两边驮运。但在零售与饮用时,要用钢锯锯成片。这样做,既不方便,茶末又易损失,造成浪费。另外,在筑造过程中,花工多,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制作不易。如此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生产者要求改革,消费者也要求改革。

    1958年,安化沙溪茶厂经过多次试验,将“花卷”改制成为长方形砖茶。规格为35厘米×18厘米×3.5厘米。正面边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叶底老嫩匀称,每片花砖净重2公斤。

    “花砖”的名称由来,一是由卷改砖形,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以示与其他砖茶的区别,故名“花砖”。花砖茶的制造工艺与黑砖茶基本相同。花砖茶原料,过去分洒面茶与包心茶,压制时把差的茶叶压在里面,较好的茶叶压在外面。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白沙溪茶厂再次进行工艺改革,在提高面茶和里茶质量的同时,不分面茶和里茶,进行混合压制。压制花砖的原料成分,大部分是三级黑毛茶及少量降档的二级黑毛茶。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问世。当时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又称“泾阳砖”。近代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1951年就地加工茯砖获得成功。现在茯砖茶集中在湖南益阳和临湘两个茶厂加工压制,年产量约2万吨,产品名称改为湖南益阳茯砖。

    目前生产的茯砖茶,分特制和普通两个品种,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的拼配不同。特制茯砖全部用三级黑毛茶作原料,而压制普通茯砖的原料中,三级黑毛茶只占到40%~45%,四级黑毛茶占5%~10%,其他茶占50%。

    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因为“茯砖”特有的“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茯砖与黑、花两砖另一个不同点,是砖从砖模退出后,不直接送进烘房烘干,而是为促使“发花”,先包好商标纸,再送进烘房烘干。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干,以求缓慢“发花”。

    茯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厘米×18.5厘米×5厘米。特制茯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尚浓,汤色红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