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 第二章(2)(2/2)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作者:殷博洋 2017-04-10 15:57
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每片砖净重均为2公斤。1986年起茯砖的规格逐步小型化。茯砖在泡饮时,要求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特别要求砖内金黄色霉菌(俗称“金花”,学名称之为冠突曲霉菌,内含丰富的多种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金花越茂盛,则品质越佳。)颗粒大,干嗅有黄花清香。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最爱茯砖茶,他们把“金花”多少视为检查茶砖茶品质好坏的唯一标志。
茯砖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特殊的品质,因而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脂解腻并有良好的解酒作用,这也是肉食民族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常在酒肉饱餐之后饮一杯茯砖茶,或以茶佐食,令人有一种极为舒坦的感觉。二是养胃、健胃、通三焦,能利尿、解暑。在产地,居民有保存几片茯砖的习惯,遇有腹痛或拉痢,以茯砖代药,极为灵验。
茯砖茶早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日本的关注,他们对茯砖作了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日本进口茯砖茶的数量近年大幅度增加。
黑砖茶产于湖南安化,是一种砖块形的蒸压黑茶,主销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它以黑毛茶为原料,经称茶、蒸茶、预压、压砖、冷却、退砖、修砖、检砖等工序而制成,创制于1939年前后。因黑砖面压有“湖南省砖茶厂压制”八个字,故又称八字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带涩,汤色红黄稍暗。
四川边茶
藏民最喜此香茶
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就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清朝乾隆时期,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而灌县、崇庆、大邑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称“西路边茶”。
南路边茶以雅安为制造中心,产地包括雅安、荥经、天全、名山、芦山和邛崃等市县,而以雅安、荥经、天全、名山四县市为主产地,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和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以及甘肃南部地区。西路边茶以都江堰市为制造中心,销往四川的松潘、理县、茂县、汶川和甘肃的部分地区。
雅安地区南路边茶产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800毫米~2200毫米,空气相对温度77%~83%,年平均温度14.1℃~16.2℃。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580米~1800米的丘陵和山区,土壤为黄壤、红紫土及山地棕壤,呈酸性或微酸性,自然生态循环形成的有机质、矿物质丰富。茶叶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尤其因散射光较多,合成的有机化学物质含量较高。
茯砖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特殊的品质,因而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脂解腻并有良好的解酒作用,这也是肉食民族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常在酒肉饱餐之后饮一杯茯砖茶,或以茶佐食,令人有一种极为舒坦的感觉。二是养胃、健胃、通三焦,能利尿、解暑。在产地,居民有保存几片茯砖的习惯,遇有腹痛或拉痢,以茯砖代药,极为灵验。
茯砖茶早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日本的关注,他们对茯砖作了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日本进口茯砖茶的数量近年大幅度增加。
黑砖茶产于湖南安化,是一种砖块形的蒸压黑茶,主销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它以黑毛茶为原料,经称茶、蒸茶、预压、压砖、冷却、退砖、修砖、检砖等工序而制成,创制于1939年前后。因黑砖面压有“湖南省砖茶厂压制”八个字,故又称八字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带涩,汤色红黄稍暗。
四川边茶
藏民最喜此香茶
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就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清朝乾隆时期,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而灌县、崇庆、大邑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称“西路边茶”。
南路边茶以雅安为制造中心,产地包括雅安、荥经、天全、名山、芦山和邛崃等市县,而以雅安、荥经、天全、名山四县市为主产地,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和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以及甘肃南部地区。西路边茶以都江堰市为制造中心,销往四川的松潘、理县、茂县、汶川和甘肃的部分地区。
雅安地区南路边茶产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800毫米~2200毫米,空气相对温度77%~83%,年平均温度14.1℃~16.2℃。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580米~1800米的丘陵和山区,土壤为黄壤、红紫土及山地棕壤,呈酸性或微酸性,自然生态循环形成的有机质、矿物质丰富。茶叶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尤其因散射光较多,合成的有机化学物质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