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歆 关于写作的方式(4)
《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作者:费凡 等著 2017-04-10 17:35
陈歆 关于写作的方式(4)
“自然,给了心灵以灵气;心灵,给了自然以感情。二者从来就是融在一起的。当人身处大自然的时候,总是天真烂漫,和其他动物一样无邪而自在了。人要飞,也要筑巢。巢就是自然。”(《写作札记》)
“小鱼每天晚上都在满天星光下做同一个梦,梦到世界液化了,一片汪洋。于是一切的肮脏都消失,一切的回忆都消逝,一切的梦想都幻灭。所有人都只是静静地游,吐泡泡。”(《子非鱼》)
“我们在绿色的光与影中长大又分开,但我相信,不管是在灰色的城市中望着冰棱似的冷雨,在黄沙漫天的戈壁上注视着鲜血般的落日,还是在西藏雪白的神山下跪下双膝,在湛蓝的海面上寻找天空的颜色,或是迷失在威尼斯晶莹的水晶中,沉醉于西班牙女郎红色的舞蹈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梦中的那抹绿色,那是我们古老的传说,共同的灵魂,不朽的生命。”(《不朽的生命》)
以上文字是高三时我和我同学作文中的一些摘录,现在回头来看,自己都还会有很多感悟,很多启发。容易看出,这些文字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它们有的空灵、有的温馨、有的意境悠远、有的长于思辩……每次读到它们,我都会很自然地回想起这些文字的主人们,他们的神情、他们念文章时候的语气、都仿佛透过方块文字的一笔一画,跃然纸间,扑面而来。
做这些摘录只是想要说明,作文的个性化是多维的,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风格,关键还是发自内心,源于自己。
几乎每一个有成就、有个性、有风格的艺术家,他的心中及笔下均有一个或几个独特的“象”,陶渊明的“象”是菊,李白的“象”是月亮,周敦颐的“象”是莲,辛弃疾的“象”是剑,马致远的“象”是剩水残山,朱耷的“象”是残荷孤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然,给了心灵以灵气;心灵,给了自然以感情。二者从来就是融在一起的。当人身处大自然的时候,总是天真烂漫,和其他动物一样无邪而自在了。人要飞,也要筑巢。巢就是自然。”(《写作札记》)
“小鱼每天晚上都在满天星光下做同一个梦,梦到世界液化了,一片汪洋。于是一切的肮脏都消失,一切的回忆都消逝,一切的梦想都幻灭。所有人都只是静静地游,吐泡泡。”(《子非鱼》)
“我们在绿色的光与影中长大又分开,但我相信,不管是在灰色的城市中望着冰棱似的冷雨,在黄沙漫天的戈壁上注视着鲜血般的落日,还是在西藏雪白的神山下跪下双膝,在湛蓝的海面上寻找天空的颜色,或是迷失在威尼斯晶莹的水晶中,沉醉于西班牙女郎红色的舞蹈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梦中的那抹绿色,那是我们古老的传说,共同的灵魂,不朽的生命。”(《不朽的生命》)
以上文字是高三时我和我同学作文中的一些摘录,现在回头来看,自己都还会有很多感悟,很多启发。容易看出,这些文字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它们有的空灵、有的温馨、有的意境悠远、有的长于思辩……每次读到它们,我都会很自然地回想起这些文字的主人们,他们的神情、他们念文章时候的语气、都仿佛透过方块文字的一笔一画,跃然纸间,扑面而来。
做这些摘录只是想要说明,作文的个性化是多维的,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风格,关键还是发自内心,源于自己。
几乎每一个有成就、有个性、有风格的艺术家,他的心中及笔下均有一个或几个独特的“象”,陶渊明的“象”是菊,李白的“象”是月亮,周敦颐的“象”是莲,辛弃疾的“象”是剑,马致远的“象”是剩水残山,朱耷的“象”是残荷孤鸟